第102章 不敬皇宗帝祖!?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凡存心养性之理。
    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
    莫不毕书之。
    此乃后世的【天人感应学说】,号称儒家降龙学,专限王权。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
    公羊大儒董仲舒顺势把【天人感应学说】完善到了极致。
    第一:灾异遣告说。
    皇帝若是倒行逆施,天道便会降下灾祸,以示惩戒。
    第二:天人同类说。
    天与人能够互相感应。
    是以:人有悲喜,天有阴晴。
    纵观九州世人,以气连通天地。
    阳为德,阴为刑。
    若世人……包括天子、士卿、平民,无德者,天当罚之。
    综上。
    便可看出儒家集大成者的【天人感应学说】,本质上乃是墨家的核心理念。
    因为是墨翟最先提出具体的【奉天事鬼】,以及【法天】、【仁地】等等的概念。
    你做坏事。
    上天便会让鬼神惩戒你。
    儒墨的区别在于。
    儒家把墨家的鬼神环节给祛除了。
    而是直接搞出了天人相通,灾异为戒。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与【民代天行】非常相像。
    只不过说法不同了。
    民代天行,人人皆可承袭天命。
    天人感应学说属于退了一步。
    天命唯皇帝专有。
    但皇帝却需要受到上天的监督,外加灾异的节制。
    西方也存在过相应的平衡皇权之手段。
    即:自由大宪章。
    王在法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共计六十三条。
    全面保护了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外加骑士、市民的利益。
    国王若有违背。
    各方阶层皆可收回自己的效忠,高举法理和大义的旗帜,推翻暴王的统治。
    因此。
    东西方都存在框限皇权的关键事件。
    那么问题来了。
    嬴政能接受王在法下的说法嘛?
    显然不能!
    这跟直接当面告诉明朝嘉靖皇帝,你的儿子也通倭一样。
    陛下何故谋反?
    任何一个皇帝,只要有实权,立马就会镇压逆乱之人。
    东方的帝制时代。
    乃是典型的王在法上形态。
    包括商君之法,也是围绕君王为核心的法。
    依旧是王在法上!
    这种时候,就不得不佩服华夏儒生的创造力了。
    既然帝王必定凌驾于法律之上。
    那便可以用天道灾异的名义框限之。
    而【天道灾异的解释权】又在谁手中呢?
    自然在官僚士大夫群体的手里!
    以至于汉朝之后,历朝历代都出现了一个很着名的现象。
    但凡九州各地发生了水患、干旱、蝗灾,皇帝立马就得颁发罪己诏。
    比如汉朝皇帝,便有十五位表示敬天爱民,罪己责躬。
    其中汉宣帝罪己8次。
    汉元帝罪己15次。
    汉文帝罪己12次。
    再往后。
    唐朝八位皇帝颁布过罪己诏。
    宋朝七位皇帝颁布过罪己诏。
    尤其两宋期间,灾害频发……
    这就导致有宋一朝,皇帝几乎年年罪己,甚至一年罪己两次。
    万方有罪。
    罪在朕躬!
    诚然。
    在许尚看来,不断走向集中的帝制皇权,理应有所框限。
    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世儒家士大夫可以一手遮天!
    他今日……
    便要把天人相应,天人相通全部扼制在摇篮之中!
    注意。
    不是扼杀。
    而是扼制。
    皇权的绝对集中,也未必全都是好事。
    所以。
    许尚从很早便想好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即:三分天命。
    权力这个东西,最妥当的办法便是一拆为三。
    皇帝不可以乱来。
    儒家在【天道灾异的解释权】方面,也必须得有所平衡。
    当然。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先顾及一下辩论的胜负。
    许尚打算让小儒生用荀子的天人相分,去对付毛亨的天人相应。
    我拿你老师的学说制裁你!
    我看你怎么办!
    尔还敢欺师灭祖不成?
    如果毛亨真能豁得出去……
    许尚再让扶苏用后手对付之,此为万全之策也。
    就这样。
    “哇!”
    扶苏听着夫子的耳语传授,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
    惹得嬴政好奇的不得了。
    华阳太后也频频侧歪身躯,想提前听听夫子的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