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马厂长也是个精明人,一看李振国的样子就明白了,连忙笑着说:“您是行家,要是您这边确定租赁,我们优先把西厂房的两条生产线给您用,这些小问题我们马上安排人修,保证不耽误生产。
聊完设备,就该谈租金了...
周五的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蜀香居后院的铁锅铲声比往常更早响起。老王推着三轮车走到门口,发现门已经半开,厨房里灯火通明。
“哟,今天来得这么早?”老王把车停稳,笑着对门口帮忙卸货的学徒说,“你们这是要赶在太阳出来前把菜都炒好啊?”
“可不是嘛。”小李一边搬着鸡筐一边笑,“昨晚师傅说今天要练新菜式,大家都不敢怠慢。”
老陈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握着锅铲:“老王,今天来得早啊。”
“这不是怕你们太火,我供不上货嘛。”老王抹了把汗,“今天我特意起个大早,新鲜的都给你留着。”
“那辛苦了。”老陈点头,“快搬进来吧,今天要炖牛腩,得早点准备。”
厨房里,小赵已经穿戴整齐,站在灶台前翻炒着一锅底料,动作比前几天更显沉稳。他一边翻炒一边默念:“香料要炒香,牛腩要先焯水……”
“别光念叨,要动手。”老陈走过来,“记住,炖牛腩讲究的是火候和耐心,不能急。”
“我记住了,师傅。”小赵点头。
几个学徒在旁边忙着焯水、切姜、剥蒜,动作虽然还有些生疏,但明显比前几日熟练了不少。小王一边处理牛腩一边低声问小李:“你说咱们今天能学会这道外婆牛腩吗?”
“肯定能!”小李信心满满,“只要跟着师傅练,总有一天能独立上灶。”
“嗯。”小王点头,“咱们得抓紧,师傅说下周要开始练炖排骨了。”
前厅里,林巧梅正带着服务员们布置新推出的“外婆系列”菜单。墙上挂起了几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厨房、灶台、柴火灶,还有几张泛黄的旧菜谱。
“这些照片是从李哲老家找来的。”林巧梅指着一张照片,“这是他外婆当年做红烧肉用的锅。”
“真有年代感。”小张感慨,“配上这些照片,真的让人有回家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的目的。”林巧梅点头,“不只是卖菜,更是卖回忆。”
中午时分,餐厅再次爆满。门口排起了长队,空气中飘着炖牛腩的香气,引得路人频频驻足。
一对母女走进餐厅,坐下后母亲翻看菜单,指着“外婆牛腩?特制版”问服务员:“这道菜味道怎么样?”
“这道菜是我们最新推出的‘外婆系列’之一。”服务员微笑着介绍,“用的是传统做法,加上李老板的秘方,炖得酥烂入味。”
“那就来一份。”母亲点头,“我小时候也吃过这种牛腩,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回那种味道。”
后厨里,老陈正在炖牛腩,锅边飘出浓郁的香气。他一边翻动锅里的牛腩,一边讲解:“炖牛腩最关键的是火候,大火逼香,小火入味,最后大火收汁。记住,火候是灵魂。”
“火候是灵魂。”几个学徒齐声重复。
“还有,香料搭配要恰到好处。”老陈继续讲解,“多了压住肉香,少了又没味道。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小赵在一旁认真记录,眼神专注。
“你小子,现在学得挺认真。”老陈看了他一眼,“以后能不能接我的班,就看你自己了。”
“我一定努力!”小赵郑重地点头。
傍晚时分,电视台的直播再次进行。镜头扫过后厨,老陈正在翻炒牛腩,动作熟练,锅气十足。
“这道牛腩,是我外婆的拿手菜。”李哲站在一旁,对着镜头说道,“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有过年,外婆才会炖一锅牛腩。那种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所以您才坚持手工制作?”主持人问。
“是的。”李哲点头,“我们想做的,不只是味道,还有情感。每一块牛腩,都是一段回忆。”
直播间里,弹幕刷屏:
“李老板太有情怀了!”
“我也想吃一口童年的味道。”
“这才是真正的匠心精神。”
直播结束后,李哲回到办公室,韩春燕已经在等他。
“电视台那边说,今晚的直播反响很好。”韩春燕递上一份数据报告,“观看人数突破了六百万,评论区几乎全是好评。”
“辛苦了。”李哲接过报告,翻看几页后点头,“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过……”韩春燕犹豫了一下,“有个投资人又联系我了,说想投资我们。”
李哲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告诉他,我们暂时不考虑融资。”
“可他说,错过这次机会,可能就再没机会了。”韩春燕皱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