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变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知道。”李哲语气坚定,“但我们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我们要做的是把味道稳定下来,把流程标准化,把人培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韩春燕点头:“我明白了。”
    就在这时,林巧梅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菜单:“李哲,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推出‘外婆系列’第二季?比如炖排骨、炖猪蹄、炖豆腐,都是家常味道。”
    “好主意。”李哲眼睛一亮,“我们不只是做一道菜,而是打造一个记忆的系列。”
    “那我来负责设计菜单。”林巧梅点头,“还要做宣传页,配上一些老照片,唤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好。”李哲点头,“我们不只是卖菜,我们是在卖回忆。”
    夜幕降临,餐厅依旧灯火通明。后厨里,老陈带着学徒们收拾锅具,小赵在记录今天的火候变化。
    “师傅,今天的牛腩火候比昨天稳多了。”小赵翻看笔记本。
    “是啊。”老陈点头,“你小子进步不小。”
    “谢谢师傅。”小赵真诚地说。
    “记住,做菜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心术。”老陈拍了拍他的肩膀,“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真正的味道。”
    小赵郑重地点头:“我会的。”
    前厅里,林巧梅和谭静雅正在总结今天的运营情况。
    “今天的翻台率比上周提升了百分之二十。”谭静雅翻看数据,“而且复购率也在上升。”
    “说明我们的味道稳定了。”林巧梅点头,“接下来,就是标准化和培训。”
    “我已经让韩春燕开始整理培训手册。”谭静雅补充,“从选材、切肉、调味、火候,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说明。”
    “很好。”林巧梅点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复制,而是传承。”
    夜风轻轻吹过,带走了红烧肉和牛腩的香气,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蜀香居的故事,还在继续。
    周六的清晨,天还未亮透,蜀香居后院已经热闹起来。老王照例拉着满满一车的新鲜食材来到门口,几个学徒早已在等他。他一边卸货一边笑:“你们这店现在可真是火得不行,我这三轮车都快拉不动了。”
    “老王,你这话可得收着点说。”老陈从厨房探出头,“火得越旺,越得稳住火候。”
    “明白明白。”老王摆摆手,“我这不是来得更勤快了吗?”
    厨房里,小赵已经穿戴整齐,站在灶台前翻炒着底料,动作比前几天更加熟练。他一边翻炒一边低声重复:“香料要炒香,牛腩要焯水,火候要稳……”
    “你小子,光念叨没用。”老陈走过来,“记住,做菜是门手艺,更是门心术。”
    “我记住了,师傅。”小赵点头,眼神坚定。
    几个学徒在旁边忙着焯水、切姜、剥蒜,动作虽然仍显生疏,但都很认真。一个叫小李的学徒一边切姜片一边偷偷问旁边的小王:“你说咱们以后也能做出像老陈那样的炖牛腩吗?”
    “当然能!”小王低声回道,“只要用心学,肯定能。”
    “用心学。”小李重复了一遍,眼神里多了一丝坚定。
    前厅里,林巧梅正带着服务员们做最后的准备工作。餐桌已经擦得锃亮,菜单也换上了最新的版本,新增了几道“外婆系列”的新菜品,还有一道“外婆炖猪蹄?特制版”的特别介绍。
    “今天电视台的人还要来,大家注意服务质量。”林巧梅叮嘱道,“不能出一点差错。”
    “放心吧,梅姐。”服务员小张自信满满,“我们昨晚演练到很晚,连端菜的角度都练过。”
    “那就更好了。”林巧梅点头,“记住,我们不是在端菜,是在传递温度。”
    中午时分,餐厅已经人满为患。门口排起了长队,空气中弥漫着红烧肉、炖牛腩和炖猪蹄的香气,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孩子走进餐厅,坐下后翻看菜单,指着“外婆炖猪蹄?特制版”问服务员:“这道菜味道怎么样?”
    “这道菜是我们最新推出的‘外婆系列’之一。”服务员微笑着介绍,“用的是传统做法,加上李老板的秘方,炖得酥烂入味,汤汁浓郁。”
    “那就来一份。”丈夫点头,“听说这道菜很补,给孩子补补身子。”
    与此同时,后厨里,老陈正带着几个学徒炖猪蹄。他一边翻动锅里的猪蹄,一边讲解:“火候要稳,先大火逼出胶质,再小火慢炖,最后大火收汁。记住,火候是灵魂。”
    “火候是灵魂。”几个学徒齐声重复。
    “还有,炖猪蹄的香料要搭配得当。”老陈继续讲解,“多了太冲,少了没味。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小赵在一旁默默记下,眼神专注。
    “你小子,现在学得挺认真。”老陈看了他一眼,“以后能不能接我的班,就看你自己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