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问僧这教书法子,当真是独树一帜,不光自个儿古怪,还得把学生也带得古灵精怪。怎么个古怪法?他要是骂起学生来,学生真恼了,受不了,他反倒来劲了,数落一顿:“嘿,你这心胸,以后还想干大事?”等学生们被他训得跟小绵羊似的,他又不满意了,“你这样没点火气,还算人吗?狗都还有三分脾气,你这样,怎么当我徒弟?”学生们自然不服:“我到底是该有脾气还是没脾气?”
于是,无问僧就开始传授独门秘籍:挨骂时,心里要波澜不惊,脸上却得装出怒气冲冲的样子。这样一来,学生要是能在挨骂时,表面跟他顶得热火朝天,心里其实跟没事人一样,无问僧就乐得跟啥似的,觉得自己这徒弟教得不错,已经能“人模狗样”地出去闯荡了。
这么一来,无问僧一番揭短,李一杲作为主角,那表情丰富得跟调色盘似的,一脸悲痛欲绝,好像真的心如刀割。而且,这表情还得让师兄弟们看不出破绽才行。可李一杲演技不够火候,被王禹翔看出了点门道。王禹翔忍笑忍得辛苦,最后还是露馅了。你想想,人家正揭伤疤呢,你却在旁边笑,这不是找茬儿嘛?所以,无问僧才会大发雷霆,要惩罚他,必须“提出三个问题”来。这提问,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惩罚!
原来无问斋有个规矩,叫无问斋三问,分别是石之问、木之问、纸之问。这三问啊,代表着三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可不是简简单单三个问题就能凑数的。石之问,问的是“基础与本质”;木之问,问的是“标准与规范”;纸之问,问的是“哲学与道”。一般人提问题都是想到哪儿问哪儿,要想提出这“三问”,那可得有深厚的理解和见识才行。所以啊,王禹翔这才犯了难。
要聊起这4721规律的“三问”,得先弄明白开实体店最根本的那几样是啥。王禹翔这家伙,学历高是高,但比起李一杲那货,他更是个宅到骨子里的技术宅,哪会这些。顶多也就想想顾客啊、店面位置啥的。王禹翔挠着头,眉头紧锁,跟要解出世界难题似的,好不容易挤出了两个问题:“老师,第一问哈,4721规律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第二问,这个规律的原理究竟是什么?至于第三问嘛,我还在憋呢。”
无问僧摇了摇头,笑眯眯地说:“你小子还是这么不学无术啊。枇杷,家法呢?”
张金枇一听这话,立马跟打了鸡血似的,乐呵呵地在王禹翔后脑勺上轻拍了两下,然后喊道:“老师,家法已经伺候完毕!”
无问僧教徒儿,提问题有两种招数,一种是“知而问知”,说白了就是你得先搞清楚那事儿是咋回事,结构咋样,原理是啥,然后再发问;另一种呢,就是“瞎摸乱问”,啊不对,应该叫“探原问知”,就是我啥都不懂,但我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个基本规律,我只要搞懂这个规律,就能反过来推敲出那事儿的本质。
要是不按这俩招数来,想到啥就问啥,那无问僧可就得发飙了。王禹翔这家伙,对实体店经营那是一窍不通,可以说,在座的师兄弟七个人里,他是对这玩意儿最没兴趣的一个。让一个编程高手来琢磨这些,简直就是对他的高智商的浪费,不,是侮辱!所以,王禹翔那俩问题,其实就是在啥都不懂的情况下,“探原问知”能想到的提问了。
虽说王禹翔的问题确实没啥技术含量,但好歹也没跑太远。按照无问僧的“无问斋三问”规矩,只要学生提出了“无问斋三问”,老师就得回答。要是不回答,嘿嘿,那可就是学生们的天下了,想怎么嘲笑、讽刺甚至辱骂老师都行,老师还不能还嘴。这种机会,谁不想抓住了好好“报复”一下呢?
既然无问僧应允了王禹翔依照“无问斋三问”的老规矩发问,且王禹翔的问题并未越矩,那么即便是再不起眼的问题,无问僧也得照单全收,一一解答。说来这“无问斋三问”回答的奥妙,在于因人而异,答者需贴合问者的背景,方能显其精妙。王禹翔这位,本科专攻软件工程,研究生直至博士都沉浸在人工智能的算法与逻辑中,如今更是将此作为饭碗,无问僧若要应对,自当以他的专业领域为舟,贴合计算机语境的行话为帆。
“无问斋三问”这规矩,可是无问僧自家定的,他心里自然门儿清。不过,他没急着直接解答,反而抛了个回旋球:“倘若这规律里头藏着两个‘变量’,那我倒要问问你,这‘变量’是啥?它们各自的‘权重’又是如何分配与影响的?”
这一开口,明摆着是要用王禹翔的“专业语言”来交流了。王禹翔一听,脸上顿时乐开了花,他知道无问僧的脾性,这位老师可不爱空口谈理论,非得有点儿“实惠”才肯开金口。于是,他起身,双手一拱,做了个揖,笑道:“老师您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还望您能指点迷津!”
王禹翔这一手挺绝的,说白了就是变着法儿把拍马屁当做送“礼”,而无问僧呢,也乐意接这“礼”。不接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