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成,不然回头还得想法子还礼,那可就麻烦了,总不能也回个拍王禹翔马屁的大礼包吧?
“哟~”无问僧故作嫌弃地扇了扇鼻子,“看来咱们这儿又要多出一位马屁高手了?行吧行吧,我这人就爱听好听的,多一个也无妨。”
说罢,无问僧正色起来,踱步至白板前,翻开新一页,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店铺的轮廓,周围则是商业街与住宅区环绕。
“你瞧,”无问僧指着白板,“每个零售店都有俩‘半径’。头一个是生活半径,比如我家到附近中学440米,小学400米,幼儿园430米,再到菜市场450米,大超市480米,医院1200米……这些都是日常活动的‘生活半径’。500米以内,抬腿就走;再远点,开车十分钟搞定,停车都算在内了,所以停车位也挺关键。”
“第二个‘半径’是社交半径,我说的是面对面那种,不是手机屏幕上的点赞评论。这种社交,得看时间成本,超过90分钟的路程,对咱们的‘社交半径’影响可就大了。比如接孩子顺道买菜,这是生活半径;朋友约你喝茶谈事,那地点就是你的社交半径。”
“生活半径、社交半径,在咱们计算机语言的逻辑里,都可以视为与时间紧密相关的参数‘变量’……,翔子,你说,这两个‘半径’,是4721规律里的什么类别的‘参数变量’呢?权重如何配置呢?”
无问僧边侃侃而谈,边细细道来,王禹翔的脑海里如同翻涌的云海,不断蹦出各种数据片段。恍惚间,他想起了昔日与李一杲捣鼓的那套BI软件。想当年,李一杲初涉商海,雄心勃勃地拉他入伙,说要打造个门店智能的神器。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日常管理、点餐系统之流,那些小玩意儿李一杲早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他瞄准的,是分析门店生意预测的BI神器。
那会儿,他俩天马行空地讨论着,要追踪食客们吃啥、啃多少、几时来、坐多久等林林总总的细节,再用这门店BI软件剖析个透。可就是没琢磨过,把“生活半径”、“社交半径”这些个参数揉进去。此刻,无问僧的话音未落,王禹翔的脑海里已是数字与公式满天飞,左思右想,愣是没拼出个所以然来,结果,无问僧后面的话全成了耳旁风。
无问僧讲了一通,又问道:“翔子啊,你说说,要是消费行为跟时间距离不沾边,消费者会咋选?”
无问僧连着唤了几声,王禹翔却跟入了定似的,多亏张金枇眼疾嘴快:“老师,那铁定上网淘去啊,淘宝、京东、拼多多,应有尽有,最关键,网上还便宜不少呢!”
无问僧瞥了眼一脸呆萌,沉浸在自己世界的王禹翔,眉头微蹙,却也没管王禹翔,只对张金枇温和一笑:“枇杷,你前半句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实体店里,同一类商品能有20个SKU就顶天了,可线上呢,同一类商品能让你挑花眼,SKU上千个都算少的,上网的选择自然多。不过,说到价格嘛,以前确实网上便宜,但现在可就不一定喽。很多时候,实体店跟网上的价格已经差不了多少了。所以啊,我之前没提价格,重点是两个半径的时间参数。”
说完,无问僧在白板上寥寥几笔,勾勒出几个图示,边画边解释:“很多老板做市场调研,就盯着附近人的钱包,以为有钱人多的地方开个高档店就能捞金,工薪阶层多的地方就开实惠店。这么想也没错,这叫消费力导向。但现在电商这么火,这种观点可就不全面了。枇杷啊,你去捅捅翔子,问问他,还缺了啥?”
张金枇一听,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王禹翔,“小师弟,老师喊你呢。”王禹翔一愣,仿佛刚从梦中醒来,连忙追问张金枇:“老师说啥了?”张金枇于是又把无问僧的问题复述了一遍。
无问僧讲课,那可是出了名的较真。面对王禹翔的提问,他直接套用王禹翔的专业行话,什么“生活半径”、“社交半径”、“时间参数”一股脑儿地往外倒,全是为了精准对接王禹翔的思维频道,力求从头至尾,每个回答都能让王禹翔心服口服。至于旁人能否消化,嘿,那可不是他关心的,只要王禹翔点头,他就满意。旁人若是听不懂,自个儿去找王禹翔求解或者重提问题,哪怕问题雷同得跟复制粘贴似的,换了个人,无问僧也能给出花样翻新的答案。他这回答的功夫,简直就是用来彰显自己水平的金字招牌。所以,此刻见王禹翔对他的精心解答置若罔闻,他能忍住不跳脚,已是极大的修养了。
这可不是无问僧突然性情大变,实在是他自己讲得越来越起劲,满心指望王禹翔能跟他一搭一唱,好让他尽情挥洒。这便是无问僧讲课的独特风格,为啥他乐意学生跟他“杠”上?因为杠的时候,往往能激发他自己的思维火花嘛。
可偏偏这时候,王禹翔的心思早飘到九霄云外去了。听了张金枇转述无问僧的问题,他随口吐出了几个词:“消费体验?消费意愿?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