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品以下文武百官并然有序离开含元殿,
姜天骄来到郑虔面前开口说道:「老爱卿,俗话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前线诸将的身上。可你所虑不无道理,不知你有什麽方略献给朕?」
郑虔倒也没有想要让姜天骄取消军事计划,他唉声叹气说道:「既然陛下圣意已决,微臣自然不敢多加赘言。」
「若是此战我朝出师不利,微臣以为上上之策当是效法古之圣王,颁下明诏痛斥移地健杀兄弑父之罪,昭告铁勒诸部其不义。」
「陛下应该遣使拉拢铁勒诸部,册封其部落首领,赐予印信丶锦袍丶财帛,以示我大夏之怀柔,同时令其出兵讨伐移地健,明言凡有斩获,夺其土地丶牛羊丶人口皆归其所有,此乃以夷制夷之良策也。」
「回仅仅只是铁勒诸部之一,铁勒诸部有陛下诏令这面大义之旗,又有实际利益在前,岂有不争先恐后之理?」
「铁勒诸部皆为回汗国的胡人部落,习性相通,攻伐更易,无论最终是回胜,还是铁勒诸部胜,抑或是两败俱伤,其力量必然会在内耗中大大削弱。」
「而我大夏朝廷分化瓦解铁勒诸部,锄强扶弱,或稍加粮器械之资助,便可坐观成败,收渔人之利。」
「待到回汗国的各方势力筋疲力尽,或抚或剿皆由陛下所定,此乃以最小之代价获最大之利,保社稷根基之万全之策,不再以我朝之精兵强将,去填那漠北草原之流沙。」
郑虔更多考虑的是失败了又该怎麽办,他认为当前大夏国力无法同时对付吐蕃和回,至少也要休养生息三五年才能恢复元气。
尤其是京畿道和关内道两地正值百废待举,急需大量时间重建家园。
问题在于吐蕃不会给予大夏这麽长的时间,而这才是让郑虔所烦恼的事情。
南诏国在天宝九载便跟大唐决裂转而投靠吐蕃,现在云南王阁罗凤归顺大夏朝廷,吐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夏番战争就差一根导火索而已阿史那承庆对于郑虔这般忧虑,他自信满满说道:「陛下,微臣胆敢保证王师必定会大胜而归,绝不会出现郑老所担心的情况。如若安守忠和李归仁未能取胜,微臣愿意承担所有责任,是杀是剐悉听尊便。」
众人看见阿史那承庆居然这麽胸有成竹,就连姜天骄也是感到非常意外,他不禁哑然失笑道:「既然司徒有如此信心,那朕就拭目以待吧!」
河北道,范阳郡。
安守忠和李归仁率领三万精骑抵达蓟县。
契丹可汗遥琴楷落早已在蓟县等候多时,他可算把安守忠和李归仁给盼来了,诸将齐聚府衙召开作战会议。
李归仁紧拳头咧嘴冷笑道:「当初老子跟随阿布思逃亡时,差点死在回骑兵的手上,现如今可算让我找到报仇雪恨的机会。」
安守忠坐在主位上开口说道:「遥琴大都护,陛下加封你为安北大都护,准备把漠北草原交给你去管理,你可不能坐享其成啊!」
「梁国公,你这说的哪里话!」
遥楷落满脸笑容说道:「移地健杀兄弑父,他在国中屠戮所有反对之人,这才逼得拔野古和骨利干不得不反。」
「契丹丶奚人丶室韦三部勇士共计四万骑兵,现已聚集在川郡的雄武军城。若要突袭回牙帐城,大军势必会经过铁勒诸部的草场。」
「骨利干距离太远无法跟我等会合,拔野古部控弦之士有两万人,游牧营地是在俱伦泊(呼伦湖)以西四百馀里。」
「我建议先跟拔野古部会合,这样就能集结九万骑兵,打着讨伐移地健的名义向西进军,裹挟沿途所遇到的铁勒诸部。」
安守忠微微点头说道:「那这骨利干又该怎麽办,他们不是遣使说要归附我朝吗?难道这是要坐山观虎斗?」
「非也!」
遥楷落摇了摇头解释道:「骨利乾的游牧营地是在小海(贝加尔湖)以南,每年秋季都会转移草场南下避寒,因此他们会从北面发起进攻。」
「好,那就按照你的办法行事!」
安守忠直接采纳遥攀楷落的意见,他很快便跟李归仁带兵前往川郡,顺利跟契丹丶奚人丶室韦三部勇土进行会合,合计汉番军团七万骑兵。
这七万骑兵浩浩荡荡踏上塞外草原,卷起遮天蔽日的烟尘长龙,身后跟随着二十万老弱妇孺,
赶着数以百万的牛羊战马紧随其后,以游牧方式逐水草迁徙进军。
由于眼下已是八月秋季,所以安守忠认为必须速战速决,他提议兵分两路展开行动。
安守忠命令遥楷落带领契丹丶奚人丶室韦三部勇士去跟拔野古部会合,自己亲自率领三万精骑直扑回牙帐城。
为了能够在寒冬到来前结束战争,安守忠所部三万精骑全部一人四马。
虽然很多战马皆为低劣的蒙古马,但是这种战马反而很适合用以长途奔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