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麽契丹丶奚人,室韦丶拔野古丶骨利干五部必定不敢主动进攻,这岂不是白白坐失良机了吗?」
「彼等只想首鼠两端坐观成败,殊不知照此情势拖下去,拔野古和骨利干为求自保,极有可能反噬我朝。」
「此等狐兔之性,不见真章,岂肯倾力搏命?唯有我大夏铁骑,如雷霆万钧,出塞远征!以堂堂正正之王师,打出我大夏开国新朝之赫赫天威,让他们亲眼看到大夏旌旗所指,便是回覆灭之地!」
「唯有如此才能服铁勒诸部和诸胡之心,方能驱策契丹丶奚人丶室韦丶拔野古丶骨利干一拥而上,彻底将回汗国碾为粉。」
「只要能够消灭掉回汗国,三万精骑又算得了什麽?契丹丶奚人丶室韦丶拔野古丶骨利干五部愿意提供粮草补给,间接为我朝节省大量钱粮,纵使失败对我朝来说也是损失不大。」
这番言论顿时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一片哗然。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武将们如同被点燃的乾柴,瞬间爆发出强烈的附和之声。
崔佑莆见此情形不再说话,他重新退了回去。
田乾真已经让姜天骄从长安调到洛阳,他见到崔佑甫说完话后,同样跟着站出来问道:「陛下,如若按照司徒之言,我朝发兵讨伐回汗国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只是微臣不理解为什麽要委任遥琴楷落为安北大都护,他明明已经是契丹可汗,再把漠北草原交给他去管理,将来尾大不掉又该怎麽办?」
姜天骄立刻接话回答道:「雍国公的担忧不无道理,然而遥琴楷落乃是朕的国丈,他名义上还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让他充任安北大都护最适合不过。」
「现在回汗国是以铁勒诸部为主,反观遥琴楷落则是契丹可汗,他想要名正言顺统治漠北草原,那就只能通过大夏朝廷的安北都护府,至少数十年内不必担心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要是朕不委任遥楷落为安北大都护,哪怕我朝真能顺利灭掉回汗国,铁勒诸部还会重新建立新的汗国,这样下去只会没完没了而已。」
田乾真觉得姜天骄所言极是,他也不再继续追问下去。
郑虔稍微整理一下紫袍玉带,他步伐沉稳走到大殿中央,声音异常清晰说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讲!」
六十九岁的郑虔面容清瘤,眼神沉静如深潭,他出使南诏国归来不久,成功说服云南王阁罗凤归顺大夏朝廷,真可谓是立下不朽之功。
郑虔本以为姜天骄会把精力放到吐蕃身上,没想到他居然把战略重心转移到漠北草原的回汗国,这让他感到极为不满。
「老爱卿请讲!」
姜天骄非常客气说道。
郑虔先向皇位上的姜天骄深深一揖,动作一丝不苟,尽显大儒气度,然后他才转向阿史那承庆缓缓开口道:「刚才司徒之言确实有几分道理。」
虽然郑虔看似温和的开场,但却为接下来的话语定下基调。
紧接着他突然话锋一转,语调变得凝重而沉痛说道:「然而司徒只言灭国之功,可曾想过我大夏最大敌人向来不是回汗国,而是西北吐蕃以及残唐势力。」
「司徒认为拔野古和骨利干乃是狐兔之性,不见我王师铁蹄,不肯尽力,此言老臣亦不否认。
一「只是我朝大军出塞与回主力战于漠北草原,即便胜利那也会损失惨重,届时王师精锐折损元气大伤,这刚刚归附的拔野古和骨利干见我力衰,焉知不会效仿回旧事?」
「此非老臣臆测,实乃草原弱肉强食,反覆无常之本性使然。今日拔野古和骨利干能够畏惧回汗国而归附我朝,那麽明天就会因回汗国衰败而背叛我朝。」
「移地健虽行不义杀兄弑父,然其能于顷刻间掌控回汗国,足见其手段狠辣,绝非庸碌之辈多「回汗国控弦之士高达二十馀万,我朝远征胜算几何?如若战事迁延,旷日持久,那我大夏就要面对吐蕃和回的两面夹击。」
「眼下南诏国已经答应弃暗投明归顺大夏,吐蕃见到南诏倒戈必会不满。无论大夏朝廷愿不愿意打,夏蕃两国很快就会迎来全面战争。」
「可陛下偏偏在这时候发兵讨伐移地健,若能灭掉回汗国自然可喜可贺。可要是出师不利,
那我大夏接下来就要面临移地健的报复。」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郑老所言不无道理!」
「是啊,正所谓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
「安守忠和李归仁两位国公已然走马上任,是不是应该派人把他们追回来?」
姜天骄突然从皇位上站起身来,他走下玉阶对着文武百官说道:「自古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今日尔等各执一词,反倒徒增烦恼。朕与三品以上官员共定此事便可,其馀爱卿暂且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