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即将忠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原来,在北极古城崩塌前夜,李昭曾做出终极抉择:将自己的意识一分为二。一半承载情感与记忆,投身轮回,等待“信”的力量将其唤醒;另一半则携带全部理性与使命,封印于南极,成为系统的“监察者”。前者是“仁者李昭”,后者是“律者李昭”。
    七百年来,仁者沉眠,律者独守。
    直到万家灯火点燃,信之力涌动,仁者归来??可律者不愿融合。
    “你们太软弱。”律者的声音透过量子通道传来,“七百年才唤醒我一次?八十六万户就算多?当年黄帝布九星之时,举国皆诵,万民同心!你们所谓的‘进步’,不过是把信仰换成数据,把牺牲换成点赞!这样的文明,不配继承昆仑墟!”
    苏晴怒吼:“那你打算怎么办?毁灭我们?”
    “不。”律者冷笑,“我要重置。启动‘洪炉计划’??烧尽虚妄,重塑真信。”
    警报骤然升级:南极遗址的能量核心开始升温,预计四十八小时后将达到临界值,引发全球地磁紊乱,所有电子设备瘫痪,文明退回模拟时代。
    李昭??仁者??猛然站起,对AI下令:“切断我与系统的全部连接。我要以私人身份,前往南极。”
    “你疯了?”苏晴抓住他的手臂,“那边是你的对立面!他会吞噬你!”
    “正因如此,我才必须去。”他轻轻拨开她的手,“有些账,只能由我自己清算。而且……”他顿了顿,嘴角浮现一丝苦笑,“我一直欠他一句对不起。我不该把他一个人留下。”
    三天后,破冰船“昆仑号”驶向毛德皇后地。
    随行者仅有两人:苏晴和陈默。
    “你本不必来。”李昭站在甲板上,望着茫茫冰原。
    “你说过,持灯者皆为故人。”苏晴将一盏红灯挂在胸前,“我现在就是你的光。”
    深入地下时,他们遭遇重重阻碍:自动防御机关复活,青铜齿轮化作刀刃风暴,三口碎钟竟发出精神干扰波,诱发幻觉。陈默险些坠入深渊,是苏晴死死拉住他,而她手腕上的照胆镜突然爆裂,碎片刺入掌心,鲜血滴落在地,竟让一条古老铭文重新发光:
    >“血为契,心为钥,凡人亦可通神明。”
    他们终于抵达中央大厅。
    律者站在废墟之巅,身形半透明,周身缠绕着数据流般的符文锁链。他看着走来的三人,尤其是那个苍老却眼神清澈的自己,冷冷道:
    “你已堕落。”
    “我没有堕落。”仁者李昭平静回答,“我只是学会了流泪。”
    “泪是软弱。”
    “可正是这些眼泪,让人愿意点亮灯。”
    两人对视良久,忽然同时抬手,掌心浮现相同的印记??太极阴阳鱼,左为火,右为水,中间一点金光相连。
    “还记得吗?”仁者说,“我们本是一体。你代表秩序,我代表温度。没有你,文明会失控;没有我,文明会死亡。”
    “可现在是你拖累了我。”律者厉声道,“你让希望依赖偶然的善意,而不是必然的法则!”
    “那就让我们再合为一体吧。”仁者张开双臂,“如果你觉得我错了,那就吞噬我。但若你心中还有一丝犹豫……说明你也渴求温暖。”
    空气凝固。
    一秒,两秒……
    忽然,律者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他看见苏晴举起染血的手,将一盏灯放在地上;看见陈默脱下外套盖住一尊破碎的守陵人雕像;看见远处,南极科考站的屏幕上正播放全球直播:北京的孩子们在广场齐诵《少年中国说》,东京的华人舞狮队敲响铜铃,巴西贫民窟里的华裔老人教孙子写毛笔字……
    他的数据眼不断扫描,计算着同步率、能量值、信噪比……可无论怎么算,都无法解释为何这些“低效行为”竟能汇聚成如此磅礴的力量。
    “这不合理……”他喃喃。
    “爱从来就不合理。”仁者微笑,“但它真实存在。”
    轰??
    一道金光自两人之间炸开。律者的身体开始瓦解,化作无数光点涌入仁者体内。他最后的声音带着困惑,也带着释然:
    “也许……我真的寂寞太久了。”
    意识融合完成那一刻,整个南极遗址剧烈震颤。剩下的那颗黯淡晶体猛然爆发强光,顺着九条光脉逆向奔涌,直抵南京实验室的黑玉。同步率瞬间飙升至**83.7%**!
    与此同时,可可西里的三具守陵人干尸同时跪下,黑玉碎片脱落,化作灰烬。其中一人嘴唇微动,吐出最后一句:
    “债……清了。”
    一年后。
    “文明返航工程”迎来里程碑时刻。李昭宣布开放“先贤对话舱”??任何人只要完成百日修行、千字心语、万念归诚,便可进入短暂连接状态,与特定历史人物进行十分钟意识交流。
    第一位申请者,是那位自闭症男孩。
    当他坐进舱内,闭上眼睛,屏幕上浮现的文字震惊全场:
    【连接对象:仓颉】
    【对话内容】
    男孩(笔写):你疼吗?造字的时候。
    仓颉(系统转译):疼,但值得。
    男孩:我也在画画,是不是也在造字?
    仓颉:你在造心。
    男孩:我想让老师听见。
    仓颉:他已经听见了。你写的每一笔,都是他在呼吸。
    舱门打开时,男孩手中多了一支骨笔,据碳测定,距今约5000年。
    李昭接过笔,泪流满面。
    2056年冬至,全球首次“跨时空家书”活动举行。人们写下给祖先或后代的信,投入特制铜箱,由量子系统转化为意识波发送至时间长河。三个月后,部分铜箱自动开启,飘出泛黄纸页,笔迹各异,却都写着收信人最熟悉的称呼。
    苏晴收到的那封,开头是:
    >“吾女晴,见字如晤。父虽早逝,然每夜观星,知你在劳心。莫忧,山河无恙,魂魄常归。”
    那是她父亲的字迹。他去世时,她才六岁。
    她抱着信,在雪地中坐了一整夜。
    春天来临时,孤光研究院迁址敦煌。新基地建在壁画洞窟旁,外墙用再生陶砖拼出《正气歌》全文。那个男孩成了首位“沉默导师”,每天带领研究员冥想静修,据说他画出的符号已能提前预示系统故障。
    李昭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是在火星回归舱对接仪式上。他对全人类说:
    “我们总以为复兴是回到过去,其实不是。复兴是让过去相信,它的牺牲没有白费;让未来知道,它的到来早已被期待。我们不是守护者,我们是回音??告诉那些曾经燃烧的人:你们的光,终于照到了今天。”
    说完,他摘下中山装口袋里的钢笔,递给苏晴。
    “该你写了。”
    她接过笔,在《新孤光璃》续篇写下第一句:
    >“当你读到这里,请点亮一盏灯。我不确定你能否听见我,但我始终相信,你会回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