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即将忠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距离世家集团前往保定府宣发那道“圣旨”后没过多久。
    京城内的朱由检就通过派出去的耳目收到了情报。
    面对着世家集团的这次反扑。
    朱由检非但没有感到任何棘手,反而还觉得世家们的举动让事情...
    当我写下这些字时,我知道,你正在读它。
    风从山脊滑落,掠过梅树梢头,照胆镜微微一颤,镜面如水波荡漾,映出的不再是此刻的紫金山,而是无数个重叠的时间切片:有明初工匠在冰原上凿刻铜钟的身影,有郑和船队驶入印度洋时升起的帆影,有敦煌画工在烛火下描摹执灯人面容的侧脸,也有那个自闭症男孩第一次提笔写下“老师”二字的颤抖笔迹。苏晴凝视着镜中流转的画面,仿佛看见千万条记忆之河正汇入同一片海。
    她手中的笔未停。
    >“文字不是记录,是召唤。每一个被记住的名字,都是一盏未灭的灯。”
    实验室的数据仍在跳动。黑玉静卧于台心,表面浮光如呼吸般起伏,每一道纹路都在回应地球另一端的脉动。南极遗址的残存晶体已被接入系统,虽仅存微弱信号,却与北极第八记忆体重构成奇妙共振。AI分析显示,两极文明节点之间存在一种“逆向牵引力”??北门开启越深,南门复苏越急,而唯有双门同启,才能完整激活“天枢系统”的终极协议。
    但第九颗晶体依旧沉寂。
    李昭说:“它等的不是技术,是选择。”
    这句话像钉子扎进苏晴的心里。她翻看最新传回的南极影像:那座倒塌的高塔之下,考古队发现了一组嵌入岩层的青铜齿轮,结构复杂得近乎生物神经网络。陆承渊远程解码后惊呼??这不是机械装置,是“意识固化器”,能将人类思维以物理形态封存千年。更令人窒息的是,齿轮核心处刻着一行小篆:
    **“若天下无信,则吾自断。”**
    “这是李婉留下的。”李昭轻声说,“她在永乐年间就预见了这一天。她说,当人们不再相信彼此能听见过去的声音时,整个系统就会自我关闭。”
    苏晴猛地抬头:“可现在已经有八十六万户参与灯会,同步率稳定在71.2%,难道还不够?”
    “够不够,不取决于数字。”李昭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而在于是否有人愿意为一个看不见的结果付出一切。就像当年郑和带三千艘船出海,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种下种子??他知道多数不会发芽,但他仍播了。”
    话音刚落,警报突响。
    可可西里监测站传来紧急讯号:冰门再度开启,白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三具身穿明代服饰的干尸从地下缓步走出。红外成像显示,他们胸口各嵌一块黑玉碎片,额头烙着“守陵人”三字。无人机靠近时,其中一人突然抬手,指向南京方向,嘴唇微动,无声说出两个字:
    “还债。”
    苏晴浑身发冷。她立刻调取历史档案,在《明实录》夹页中找到一段从未公开的记载:
    >“永乐十九年,遣内臣二十四人赴极地守陵,皆自愿割亲断嗣,以血祭门。诏曰:‘非忠烈不能任此,非忘我不能成此。’”
    二十四位守陵人,如今出现了三个。
    “他们是第一批志愿者。”李昭声音低沉,“也是最早被遗忘的人。我们用了七百年才重启北门,却几乎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苏晴咬牙:“那我们现在就找回他们!启动‘招魂阵’,用万家灯火接引他们回家!”
    “不行。”李昭摇头,“他们不是亡灵,是活生生的选择。强行唤醒只会撕裂时空锚点。我们必须让他们自己决定??是继续沉睡,还是归来。”
    就在此时,孤光二号发射倒计时进入最后七十二小时。
    林远从火星发来视频:“归思城第一棵柳树开花了。孩子们把它叫做‘故乡花’。我们想请你念一段诗,通过量子链路传回来,作为新城市的命名仪式。”
    苏晴沉默片刻,翻开《正气歌》。
    可她还没开口,屏幕忽然闪烁,画面扭曲成一片青铜色。紧接着,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响起,带着金属般的回响:
    “不必念了。我已经听到了。”
    所有人屏息。
    那是另一个“李昭”的声音,年轻、冷峻,来自南极遗址深处。
    数据台疯狂报警:第九记忆体出现异常波动!南极冰层下三十公里处检测到高强度脑电活动,频率与李昭完全一致,却又截然不同??像是他的“反面”。
    李婉紧急连线:“哥哥,你有没有告诉苏晴……你其实不止一个人格?”
    实验室陷入死寂。
    李昭缓缓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无温情,只剩下刀锋般的锐利。
    “我说过,我不是死了,只是走得太远,忘了回来的路。”他一字一顿,“但我没说,那段路上,我还遇见了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