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回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人脸识别系统比对时出现了轻微延迟??说明可能是高清照片伪造录入。
    “得升级门禁系统。”苏婉果断下令,“加装虹膜识别,同时把菌种库监控视频直连公安备案平台。另外,所有样本出入必须双人签字,且全程录像。”
    王振皱眉:“会不会太严了?咱们本来主张开放透明。”
    “透明不等于无防。”苏婉语气坚定,“就像母亲允许孩子自由探索家,但从不会让他们碰插座或刀具。信任要有边界,否则就成了纵容。”
    当天下午,张花城带着几名骨干前往东坡幼苗区检查越冬准备情况。今年他们试种了一批来自云南高寒山区的古老红米品种,耐低温能力强,但发芽率不稳定。为了提高成活率,团队设计了一套“微环境调控系统”:用废弃陶罐做成地下蓄热腔,内部填充秸秆炭和牛粪发酵层,白天吸热,夜间缓慢释放。
    走到半路,李大山骑着电动车追上来,脸色凝重。“刚接到县环保局电话,说有人匿名投诉我们非法倾倒生物废料,执法队明天上午要突击检查。”
    “理由呢?”张花城问。
    “据说在下游河道发现了疑似菌体残留物,水质检测显示微生物异常活跃。”
    众人皆是一惊。松花源的废水处理系统一直采用三级生态净化??沉淀池、芦苇湿地、鱼藻共生塘,每一环节都有实时监测数据上传至省平台,从未超标。
    “我去趟水文站。”李大山转身就要走,“调最近一周的监测报告,顺便采样复检。”
    “等等。”张花城拦住他,“别单枪匹马去。叫上苏婉,再带两个技术员。另外通知全体留守人员,今晚加强巡查,尤其是排水口和电力房。”
    傍晚时分,李朵朵在广播站播报完天气预报后,临时插播了一条消息:“各位乡亲,近期可能有外部检查,请大家如实回答问题,不夸大、不隐瞒。我们做的事经得起看,也经得起问。”
    声音温柔却不容置疑,像一阵风吹散了笼罩在基地上空的阴云。
    夜里九点,检查组带回的结果令人震惊:下游某段河道确实检出了高浓度活性菌群,基因序列与S-7X部分匹配。但关键在于??这些菌体并非来自松花源排水系统,而是出现在一条原本干涸的支流入口处,且周围土壤有人为挖掘痕迹。
    “这是栽赃。”王振咬牙道,“有人故意把我们的菌剂投放到野外,制造污染假象!”
    苏婉盯着显微图像,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些菌体的代谢状态很奇怪……它们处于高度应激反应中,像是突然暴露在陌生环境中。如果是正常排放,不该这样。”
    张花城眼神一凛:“除非……它们是从成品库里偷出去的。”
    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当晚,安防系统全面重启。红外摄像头覆盖半径扩大至两公里,无人机每两小时巡航一次,同时启用新部署的地下震动传感器网络。此外,张花城做出一项前所未有的决定:将S-7X母种封存至地下十米的恒温保险舱,仅保留三份备份,并实行“熔断机制”??一旦发生异常访问尝试,系统自动触发物理隔离。
    三天后,执法队如期而至。
    带队的是位姓周的副科长,态度公事公办,但提问极为细致。他们查看了全部污水处理记录、菌种管理台账、人员进出日志,甚至还随机抽取了几名学员询问日常操作流程。
    苏婉全程陪同,有问必答,数据信手拈来。当周科长提出要去菌种库实地查验时,她平静地说:“可以,但需要您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虹膜扫描。因为我们无法排除恶意泄露风险。”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们还真是……滴水不漏。”
    最终,检查结论为“未发现违法行为”。但在反馈会上,周科长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知道你们清白。可为什么每次出事,矛头都精准指向你们最关键的核心?这不是运气差,是有人盯着你们的一举一动。”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层层涟漪。
    风波暂歇,可张花城知道,这只是开始。
    一周后,国家农业农村部派来一位调研员,名叫林清远,三十出头,戴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他住了整整五天,白天跟着学员下田,晚上翻阅资料,临走前单独约见张花城。
    “你们的模式,已经超出一般生态农业范畴了。”他在笔记本上写道,“你们在做的,是一场关于‘人与土地关系’的重建实验。而这种实验,往往会触动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
    张花城苦笑:“我们只想让土地变好一点,让农民活得有尊严一点。”
    “可尊严和利润,有时候是对立的。”林清远收起笔,“我建议你们尽快申请‘非营利性社会企业’认证,把技术开源一部分,形成行业标准。这样一来,既能规避垄断嫌疑,又能借助政策力量反制恶意竞争。”
    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