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盖邱抚须沉思,心中波澜起伏。
他原本以为赵凌推行休养生息之策,只是暗合道家思想,却不料皇帝竟然亲自为《道德经》作注。
他早就听说皇帝注释过《尚书》、《论语》等儒家经典,本以为皇帝更偏重儒学,如今看来,这位年轻君主的学问远比他想象的要渊博得多。
窗外,江水拍打着船身,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夕阳的余晖透过舷窗,在舱内洒下一片金黄。
“文长可知。”盖邱打破沉默,“陛下对‘无为而治‘又是如何理解?”
冯瑜沉吟片刻,答道:“陛下曾说,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为。”
“就像熟练的船夫行船,不是不用力划桨,而是懂得借助水流和风力。“
他站起身,走到舷窗前,指着外面的江面:“你看这南海,潮起潮落自有其规律。聪明的渔夫不会逆流而行,而是顺势下网。治国也是如此,要顺应民心,顺应时势。”
盖邱若有所思:“所以陛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正是顺应了经过长期战乱后,百姓渴望安定的民心?”
“正是。”冯瑜转身,目光炯炯,“但陛下也说过,无为之中要有“有为”。”
“就像现在我们乘坐的这些新式战船,就是“有为”的体现。
若不发展造船技术,我们又如何能在这南海之上畅行无阻?”
盖邱恍然大悟:“所以陛下的‘无为而治‘,实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先生高见。“冯瑜含笑点头,“该顺应时势时就要放手,该积极作为时就要进取。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才是最考验治国之道。”
两人相视而笑,先前的那份生疏感早已荡然无存。
在这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在这艘航行于灵渠的战船上,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火花正在碰撞交融。
“看来老朽回咸阳后,定要向陛下借阅《道德经》的注释本了。”盖邱感慨道,“能得陛下亲自指点,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
冯瑜也为盖邱斟上一杯新茶:“陛下常说要‘百家争鸣,兼容并蓄‘。晚辈以为,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只要能造福天下黔首,都值得借鉴学习。”
夜幕渐渐降临,船上的灯笼次第亮起。
盖邱和冯瑜的对话仍在继续,从治国理政谈到人生哲学,从百家学说谈到天下大势。
在这灵渠的波涛声中,在这艘象征着大秦航海雄心的战船上,一场跨越学派界限的思想交流正在进行。
这正是赵凌最希望看到的,他让冯瑜与盖邱同行,其实也是想让他们进行学术交流,或者说是让冯瑜再次拉拢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