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52章:道可道,非常道(第1/2页)
    岭南,灵渠。
    十艘新式战船劈波斩浪,组成一支威严的舰队。
    这些战船采用了墨家最新的设计,船体更加修长,帆索系统更为精密,在灵渠的风浪中展现出优异的航行性能。
    甲板上,盖邱迎风而立。
    这位道家高人,如今身着朝廷特制的深青色官服,却依然难掩其飘逸出尘的气质。
    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须发,猎猎作响。
    “盖先生,外面风大,不如到舱内一叙?”
    盖邱回头,见冯瑜正站在身后。
    这位年轻的儒家领袖经过半年官场历练,已然褪去了初入朝堂时的青涩。
    他身着玄色官袍,腰佩银鱼袋,举止间既有儒生的温文尔雅,又带着几分执政官员的沉稳气度。
    “冯大人请。”盖邱微微颔首,两人一前一后走入船舱。
    舱室内布置简洁,却处处可见匠心。墙上挂着南海海图,桌上摆放着航海罗盘和计时沙漏,角落里的香炉正袅袅升起清雅的檀香。
    盖邱原本对儒家门生并无太多好感。
    在他看来,儒家过于强调礼法规矩,难免显得迂腐刻板。
    但这一路同行,冯瑜对他执礼甚恭,言谈举止间又透着一股超乎年龄的睿智,让他不禁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而且他发现冯瑜竟然在看《道德经》。
    两人在舱内坐定,侍从奉上清茶。
    盖邱轻抚茶盏,忽然问道:“不知五经博士是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的?”
    他特意使用冯瑜的官职相称,保持着恰当的距离感。
    冯瑜放下茶盏,恭敬地执弟子礼:“盖先生既然垂询,晚辈便斗胆一抒浅见。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先生指正。”
    盖邱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晚辈以为,所谓道,乃是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是万物生长的内在法则,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秩序。”
    冯瑜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而可道,是指这个根本规律可以用言语来描述、定义。”
    他顿了顿,继续道:“常字,当解作恒常不变之意。故而“非常道”,指的便是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并非那个最根本、永恒不变的真道。”
    盖邱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不由得坐直了身子:“那依你之见,能说出来的道,又是什么道?”
    冯瑜微微一笑,从容不迫:“能说出来的道,不过是在特定时空、特定条件下的投影罢了。”
    “比如习武练兵,讲究阵法配合,这是兵家之道;官场之上,要懂得审时度势、知进知退,这是为官之道;经商贸易,需把握时机、精打细算,这是商贾之道。”
    他侃侃而谈,全然不见从前的含蓄内敛:“这些都是道,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做好某件事的方**。但它们都不是那个最根本的道。”
    盖邱目光炯炯,已全然被这番话吸引。
    他不知不觉间改变了对冯瑜的称呼:“冯先生请继续。”
    冯瑜连忙拱手:“盖先生折煞晚辈了。陛下为晚辈取字文长,先生直呼晚辈的表字即可。”
    “字?”盖邱略显疑惑,但很快便领会了其中的含义,“文长请继续说。”
    冯瑜整理了一下思绪,继续说道:“方才所说的那些道,都非真实世界的本体。譬如学游泳,前人总结的方法要领,这是可道;但真正学会游泳时,那种身体与水之间的默契,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才是非常道。”
    他举了个更生动的例子:“再比如,一个将军熟读兵书,满腹韬略,上了战场却屡战屡败。”
    “另一个将军从未学过兵法,却能百战百胜。你若问他取胜之道,他或许说不清楚,或者说出来的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前者掌握的是可道之道,后者领悟的却是不可道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2章:道可道,非常道(第2/2页)
    盖邱深吸一口气,难掩心中的震撼。
    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儒家出身的年轻官员,竟能将《道德经》的精髓理解得如此透彻。
    “文长大才!老朽佩服!”盖邱由衷赞叹,“能在这短短数语中洞悉道之真谛,实在难得。”
    判断一个人的学识深浅,往往不需要长篇大论的交流。
    有时候,寥寥数语就足以见其功底。
    冯瑜却谦逊地摇头:“这都是陛下教导有方。若非时常聆听陛下教诲,晚辈也难以有此领悟。”
    “这是陛下所言?”盖邱双目圆睁,难以置信。
    他虽知当今天子雄才大略,却没想到对道家思想也有如此精深的造诣。
    冯瑜点头确认:“在三川郡时,晚辈常伴陛下左右。陛下曾对《道德经》作注,晚辈有幸拜读,受益匪浅。”
    舱内一时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