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五章抵达南极(第1/2页)
“阳哥,你那奖状给我瞅瞅,啧啧,画得真好看。”
为了奖励在特大冰崩险情中有突出表现的队员,考察队党委临时决定搞了次内部“表彰会”。
虽然奖品只是略显寒酸的一张手绘奖状,但其所代表的荣誉依然让遗憾落选的队员羡慕不已。
杨明拿着奖状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念叨着:“有了这张纸,等任务结束了回北京,指不定有机会和首长握手呢,阳哥你要不稀罕就送我呗。”
如此过分的要求,恐怕也就杨明这家伙能说得出口。
不过赵阳倒觉得他不是为了个“优秀队员”的名头,而只是单纯贪图这张奖状本身,因为绘制者正是马舒舒。
穿过德雷克海峡后,“向阳红10”船和“J121”船就加大了马力,按照既定路线朝着南设得兰群岛进发。
群岛东北至西南长约600公里,由很多形状各异的岛屿组成,是南极洲和地球上其他大陆距离最近的地方。
而中国南极考察队最终的目的地是整个南设得兰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乔治王岛,从空中观察,这座岛呈现长条状,90%以上的面积终年被皑皑冰雪覆盖,只有南侧临海沿岸裸露出大片的陆地。
乔治王岛可谓是南极的“联合国”,11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建了7个国家的考察站。
其中有苏联的别林斯高晋站、智利的马尔什极地、波兰的阿克托夫斯基站、阿根廷的尤巴尼站、巴西的费拉兹站以及刚刚开始兴建的乌拉圭阿蒂加斯站。
能让那么多国家争先恐后地选择这里建造南极常年考察站,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在陆地上。
乔治王岛与临近的纳尔逊岛的东北部互相环抱,从迪特瓦特角到古怪角形成了一条连线,那里有一处向西北方向延伸的大约2.6海里宽的长带状水域,能够让万吨级的船舶锚泊,它被称为麦克斯维尔湾。
更让人感到大自然鬼斧神工之能是,麦克斯维尔湾内还有五个内湾,从空中俯视就像五根手指依次排列,是条件极佳的锚地之选,也成为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两艘船只最后停靠的地方。
“赵阳,快啊,新闻班的人都已经冲出去找机位了,你怎么还磨磨蹭蹭地在这写黑板报。”
即将抵达南极洲,所有的队员都高兴坏了,大家你追我赶,就为了能一睹魂牵梦绕的冰雪大陆到底是个什么样。
马舒舒从活动室门口跑过,又折返了回来,拉着后知后觉的赵阳就往甲板上跑。
或许是老天都在欢迎中国勇士敲开南极洲的大门,天气好到让习惯了狂风暴雨的队员们都有些不适应。
大家伙挤在船沿一侧,有照相机的快门狂按,记录下眼前的壮丽景色,没有照相机的就去找新闻班的队员“求助”,总之不管如何都要每人留下一张合影。
赵阳和马舒舒刚来到甲板就被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队员“缠住”,在一一满足了拍照请求后才得以脱身。
“都还没好好给南极拍照呢,我这胶卷已经换了两次了,等等,杨明那家伙今天怎么没和你一起走,这不像他风格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五章抵达南极(第2/2页)
赵阳举起相机朝着不远处乔治王岛上的冰川不断定格画面,却突然想起耳边好像少了个“叽叽喳喳”的声音,于是扭头向倚靠在护栏上的马舒舒问道。
“那家伙被南大洋考察队借去‘J121’船了,说是那边发现了大型磷虾群,正好是他在研究所主攻的方向,哎呀,不在也好,省得闹腾,能让我耳根子清净一会。”
赵阳分不清马舒舒的话有多少真多少假,他的视线掠过成群结队在浮冰上行走的企鹅,望向了在不远处唐塞穆埃尔湾锚泊的“J121”船。
这次赴南极考察,除了要建立中国第一座极地科学考察站外,开展南大洋区域的多项目科学研究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杨明虽然是郭坤这边的人,但在海洋研究所搞的却是大洋生态研究,所以临时被借调也是常有的事情。
好友的缺席让赵阳总感觉画面里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四周热烈的氛围很快就冲淡他的“遗憾”。
伴随着张向晚通过广播告知“向阳红10”号船正式锚泊在南纬62°11′、西经58°52分的阿德雷湾,这支从上海黄浦江出发的队伍历经30天的远洋航行,跨过了11171海里的距离,终于胜利来到了南极洲大陆。
好消息迅速传回了国内,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等多个单位在第一时间就发来了贺电。
晚上的食堂特地加了好几个菜,队员们围坐一堂,听着郭坤逐封朗读着来自祖国同胞们的赞美与鼓励。
浙江省科委的贺电里说道:“希望南极科学考察队再接再厉,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严谨、求实、进取、刻苦的光荣传统,夺取南极建站、南极洲和南大洋科学考察的更大胜利!”
上海《解放日报》在贺电里提到了新年将至,虽然远隔万里,但上海人民依然心系考察队,祝全体队员新年快乐,并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胜利。
12月26日,这是伟大毛主席的诞辰,能在这一天完成中国极地科学发展史中的一大步,无疑是鼓舞人心的。
男队员们以茶代酒,肆意庆祝,女队员们翩翩起舞,将中国的美带到南极。
穿越深海大洋所带来的痛苦回忆被抛之脑后,明日就要开始筹划建站的艰巨任务也被暂且放下。
整个食堂被喜悦的气氛所充斥,但赵阳却提前离了席,他回到活动室,将之前已经完成大半的黑板报重新涂涂改改。
“就知道你放不下这块破黑板,我们来帮你吧,不然又得一个人忙到半夜。”
熟悉的声响传来,门口站着杨明和马舒舒,这两人真是越来越有“夫妻相”了,竟然能都双手叉着腰异口同声。
“杨明,你学我说话干嘛!”
“没啊,是你在学我吧。”
“你还不承认,赵阳,帮我抓住他,今天就让他知道我们川渝娘子的厉害。”
“阳哥,救命,有刁民要害我。”
与食堂只隔着一条过道,却同样是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