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胜利登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章胜利登陆(第1/2页)
    1984年12月30日,对于所有为了中国南极事业而奋斗的人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
    早上五点刚过,54名中国首次南极洲考察队的队员便已经整装待发,他们身着羽绒服,臂膀上佩戴着队标,头上是一顶印有“中国”字样的帽子,人均一双长筒防寒胶鞋,外加橙黄色的救生衣。
    所有人的神经都高度紧绷,就等着队长郭坤一声令下,但上午的天空始终阴云密布,10级大风带来了雨雪,使得出发时间一拖再拖。
    “阳哥,我去上个厕所,帮我跟队长说一声。”
    这是杨明半个小时里第二次打报告要去洗手间了,如此高的频率立刻就引来了同在队列里的王威的“冷言冷语”。
    “懒人屎尿多,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句埋汰的话显然不光是在指责杨明,王威的眼神有意无意地瞟向赵阳和马舒舒,仿佛在说“你们一个个都是只会偷懒耍滑的料。”
    对于如此具有挑衅意味的举动,马舒舒的爆脾气肯定忍不了,但她刚想开口理论就被赵阳拽住了胳膊。
    “别理他,今天是登陆南极的日子,没必要为了这种人影响任务。”
    王威的幼稚行径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已经把对新闻班和对赵阳的敌意延伸到了其他文职岗位的队员身上。
    为了遏制这种不团结的举动,装备运输班的班长和郭坤多次对王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但他表面虽然有所收敛,心里始终还是不服气。
    不过今天显然不是“闹内讧”的时候,随着午后天气渐渐转好,队员们依照命令开始列队走下舷梯。
    54人分乘“长城I号”和“长城II号”登陆艇,从“向阳红10”号船出发,花费了大约三十分钟的时间,终于穿过了麦克斯维尔湾中的浮冰和冰山。
    15时16分,在高擎五星红旗的队长郭坤的率领下,第一支中国南极洲考察队胜利登陆乔治王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也第一次被自己的考察队插在了南极洲的土地上。
    任何语言都南极表达队员们此时此刻的激动之情。
    从50年代初开始讨论酝酿开展南极考察工作,到1957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提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要研究基地。”,再到1964年中国海洋局成立以及70年代各部门和省市纷纷建议为和平利用两极资源做准备。
    无数极地工作者前赴后继,他们牺牲小我,就为了能够让中国人在南极和北极的国际事务谈判桌上拥有一席之地。
    而今天,这一崇高的使命终于迈出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菲尔德斯半岛白茫茫一片,赵阳的镜头始终追随着那面红旗,郭坤举着它满场飞奔,南极的风将旗帜吹得“唰唰”作响,却依然压不住他响彻苍穹的呐喊声。
    作为中国南极首次科学考察的关键人物,郭坤这些年所承受的压力难以想象,赵阳记得他在澳大利亚参加《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那会还是一头黑发,如今却已是两鬓斑白。
    快门按动,画面的底色是一片灰白的苍茫大地,万物寂寥之中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耀眼,曾经也文质彬彬过的男人早已褪去了书生气,他肆意奔跑着,脸上的墨镜却也遮不住瞳眸间那闪烁的华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章胜利登陆(第2/2页)
    作为队长,郭坤是优秀的。
    作为父亲和丈夫,他无疑是亏欠的。
    但五百多人的考察队,谁又没有家里的难呢?
    “阳哥,帮我和舒舒姐合张影,我想等长城站建好的时候贴在活动室的照片墙上。”
    杨明这活宝打断了赵阳的思绪,他趁着马舒舒高兴就拉着对方要一起拍照留念,“咔嚓一声”画面定格,年轻的笑容是那么热烈,就好像被传承的火炬,能把南极的严寒尽数驱散。
    庆祝是短暂的,大家都知道距离真正的胜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当其冲就是搭帐篷、搬运后勤物资和仪器设备,主要由王威所在的设备运输班来负责,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决定在海滩上临时修建一座小型码头,方便大型设备和物资的装在卸货。
    于此同时测绘班已经开始了站区测量,他们在西面的小山上安装了多普勒卫星定位仪和接收天线,以原定计划为基础,在短时间内就绘制出了长城站的建筑平面草图。
    而严奇所带领的科考班也没闲着,几位科学家徒步翻越了几座有鸟类栖息的小山,经过初步的勘察后在其周围用中英双语写上了“生物保护区”的标牌,这么做是为了符合《南极条约》中所约定的建站前流程,确保施工不会影响到南极动物的生存环境。
    人是铁,饭是钢,如此沉重的劳动自然需要食物补充,后勤班的大厨们个个摩拳擦掌,李树根一马当先,在刚搭好的帐篷里安装起了炉灶,只要等大船上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到位,就能给队员们做出一口热乎饭。
    忙忙碌碌下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来到了晚上七点,郭坤看了眼手表后便通知大伙尽快结束手头上的工作,准备返程“向阳红10”号船。
    “老郭,现在大船这边起雾了,还有大风,登陆艇暂时放不下来,你和队员们再等等,天气稍好些我就来接你们。”
    高频电话里传出张向晚的声音,郭坤听后朝着大船的方向一看,发现的确浓雾弥漫,如果贸然让小艇来接,很有可能造成翻船事故。
    五百多吨的建站物资,大部分都要靠“长城I号”和“长城II号”来运送,所以两艘小艇绝对不容有失。
    所幸南极的夜晚也不会一片漆黑,忙完手头工作的队员们干脆席地而坐,有说有笑地等着返程。
    “你们说南极能不能看到极光啊?真想看一次,听科考班的说特别漂亮。”
    马舒舒抱着膝盖,摇晃着脑袋望向天空,她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对浪漫美丽的事物毫无抵抗力。
    “难,南极光一般只有在极夜期才能观测到,但那时候是冬季,我们早就回国了。”
    杨明的嘴还是那么笨,他直率地用科学知识粉碎了马舒舒的幻想,还一脸无辜地问:“为啥我回答了你还不高兴?”
    赵阳在旁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拌着嘴,突然觉得南极也有南极的好处,没有社会上那么多压力,没有必须面对的烦心事,什么都是干干净净的。
    一滴雨从天而降,恰好落在额头上,赵阳抬手将它抹去,却发现更加密集的水珠汹涌而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