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未常厥姓。放勋、重华之世,咸无意於受终,当涂、典午之君,虽有心於揖让,皆以英才处万乗,高勋御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区县……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答民心,永保于我有陈。惟明灵是飨!”
刘道规抑扬顿挫的念完《即位诏》,算是正式登基称帝了。
以正妻曹思霏为皇后,世子刘义兴为太子,刘义武为兰陵郡王,其他几个儿子未有功勋,也未成年,暂时不封。
追谥祖父刘靖为孝熙帝、父刘翘孝仁帝,母亲萧文寿为孝仁太后,兄长刘裕为宋武王,建大汉太庙,与宋国太庙,宋国被废,爵位还在,刘义隆为宋国公。
另一个兄长刘道怜这些年实在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担任堂邑太守期间,畜聚财货,宠幸小人,连府库都被他搬空了。
看在兄弟一场的面子上,刘道规封其为长沙郡公。
两汉有推恩令,到了司马家,推恩令只针对臣子,司马家的爵位一直延续,养活了一大批的废材,国家危亡之时,没一个能顶上去的,反而弄出一个八王之乱。
不过宗室不封也不行,宗室太弱,皇权也会受到影响。
刘道规效仿汉朝,对宗室也施行推恩令,爵位逐代递减。
既能翼护皇权,亦能避免宗室坐大,威胁嫡系。
刘穆之为尚书令,加侍中,封开国南昌县公。
高珣尚书左仆射,开国乐安县公,刘怀慎尚书右仆射,开国东光县公。
封恺、殷仲文、徐羡之、萧源之、垣尊、张纲、袁鹤各为吏部、祠部、左民、都官、起部、五兵、度支尚书,皆封开国县子。
武将方面,骠骑将军是刘道规旧职,车骑将军是刘裕旧职,不宜封赏诸将。
但毛德祖、王镇恶的功劳太大。
还有沈田子沈林子兄弟,千余兵马击溃了姚兴的数万秦军,为北伐关中奠定胜局。
还有十几年如一日镇守兖徐的刘广之,孤守荒域的朱林,浴血奋战的王仲德、段宏、傅弘之等人,无不是军功赫赫,忠心耿耿。
麾下名将太多,传统将军爵位不够封赏。
刘道规与刘穆之商议许久,依据汉魏官职,决定增设左右大将军。
以毛德祖、王镇恶为左右抚军大将军,沈田子、刘广之为左右镇军大将军,朱林、傅弘之为左右卫将军,王仲德、刘钟为左右领军将军,朱龄石、段宏为左右骁骑将军,檀凭之、王元德为左右辅国将军。
镇抚大将军都是二品,汉魏时便已经存在,配之以开国郡公,出则持节督镇一方,入则参议国家机要。
毛德祖、王镇恶、沈田子都是灭国之功,刘广之定海神针,这些封赏都是他们理所应当的,这四人和
其他左右将军皆为从二品,为国家上将,虽然低了一级,但也是开国郡公的待遇。
这十二人便是大汉的开国十二公。
其他沈林子、朱超石、萧承之、孟龙符、丁旿、沈庆之、檀道济、赵伦之、胡藩、毛修之、孟干之、刘怀敬、刘怀默则各为杂号将军,封开国县公。
沈林子战功也不差,但因其兄沈田子已经是排名第三的左镇军大将军,便只能委屈他为开国县公。
这些封赏全凭战绩功勋说话,没有任何偏袒,连身为刘道规从兄弟的刘怀敬和刘怀默也只是杂号将军而已。
还有元从之臣的刘怀慎,有战功也有政绩,但因为当年败在长孙肥手上,丢了滑台,有了污点,连将军名号都没有。
反正想要封大将军也简单,要么灭国之功,要么如刘广之一般元从之臣,独当一面十几年,任劳任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