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终达到搅乱迁都的目的。
不难想象,如果不是刘道规快刀斩乱麻,先解决了这些士族高门,叛乱的规模一定会更大,波及的州郡更多。
自秦朝郡县制确立以来,与地方豪强势力的斗法就从未停歇过。
汉朝推行陵邑制,将士族豪强迁至关中,曹魏和西晋没有这种制度,反而向士族豪强妥协以换取皇权,一个撑了四十六年,一个撑了五十一年。
“将暗通逆贼的豪强名单,报给王镇恶。”刘道规满脸杀气。
“这……”殷仲文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刘道规心意已决,“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王镇恶这个名字真没取错,他手上的西府军反而成了干脏活最合适的人选。
乱世当用重典。
没有雷霆手段,卷入其中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多。
现在的关中,在这些士族豪强眼中,与蛮荒异域相差无几,遍地胡人,让他们北迁,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离开的乡土,豪强也就不是豪强了。
刘道规有心借着这次机会,将周围的豪强清洗一遍……
桐柏山上。
叛军的规模其实不止六千,更多的人隐藏在山川之间,虎卫军斥候难以查明。
司马国璠麾下不仅有桓楚余孽,还有中原各地赶来的乞活军和流民军,甚至还有一些翟魏、后燕残部。
北方各族你方唱罢我登场,失败的族群并没有完全消失,都集中在黄河两岸。
豫州因土地肥沃,多山多川,地广人稀,吸引了大量匈奴、鲜卑、丁零人。
这些部族,谁给的利益大,他们就愿意为谁卖命。
“诸位不必多虑,刘道规这些年名声虽大,却早已外强中干,迁都长安,乃自断根基之举,如今正是其最虚弱的时候,我已派人出使魏国,事成,则依托强魏,虎踞中原南望江淮,事不成,诸位转进伏牛山,逃亡北魏,亦不失封侯之位!”
司马国璠年纪轻轻,口才甚是了得,生的丰神俊朗,一言一行,都令人如沐春风。
原本投奔胡桃山,是以桓石绥为主,但因为其宗室身份,以及其才干,桓石绥心甘情愿的奉其为主。
这一路,司马国璠也不负众望,拉拢的人越来越多。
还大破北府军,斩杀徐逵之、王允之、沈渊子诸将,令义军士气大振。
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满脸虬髯的流民帅大笑道:“哈哈哈,河间王之言是也,然则事成之后,如何封赏我等啊?”
此人深目高鼻,明显有胡人血统。
并非所有流民军和乞活军都是晋人。
“事成之后,诸位皆是匡扶晋室的功臣,中原之地,或为郡守、或为州牧,决不食言!”司马国璠画了一个大饼。
“我要颍川!”
“我要兖州!”
“彭城归我……”
众人当场争抢起来,仿佛谁先喊出来,这些富庶之地就真的归他一样。
不过这种事八十年前的确发生过一次,永嘉之乱,朝廷倾覆,士族豪强扶持琅琊王司马睿衣冠南渡,重续晋祚,这些士族豪情都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刘道规强行迁都长安,在他们看来,与永嘉之乱差不多。
“只要诸位助本王击破北府军,愿与诸位裂土而治!”司马国璠言之凿凿,长着一张讨喜的脸,由不得这些人不信。
气氛正热烈的时候,一队斥候从山下奔来,“报——”
众人的声音小了下去,目光都落在斥候身上。
“刘道规之子刘义武引五千骑直奔桐柏山而来!”
“可有其他援军?”桓石绥目光一闪。
杀徐逵之、王允之、沈渊子这些人动摇不了刘道规的根基,但若是擒杀了刘义武,便能重创北府军。
“只有五千骑!檀凭之的人马在义阳,王仲德的人马还在汝南!”
“真乃天助我也,刘道规竟令一黄口孺子领军,其才不如刘裕远甚,必将重蹈慕容垂之覆辙!”桓石绥大喜过望。
慕容垂纵横天下数十载,从无一败,却令慕容宝率重兵攻打拓跋珪,惨败于参合陂,后燕的国运一去不复返,连慕容垂也被气死了。
“此战必能逆转天下形势,重挫刘道规十余载之声名!”
桓楚覆灭这么多年,桓石绥能活到现在,身边还有这么多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也算一方豪杰。
之前击斩徐逵之、王允之诸将,也是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前。
既然能击破徐逵之的北府军,那么击败刘义武的五千精骑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司马国璠却蹙起了眉头,“会否有诈?刘道规凶狡甚于刘裕,怎可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桓石绥信心十足,“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苻坚、慕容垂都曾英明一时,却都惨败,人非圣贤孰能英明一世?擒杀刘义武后,天下豪杰必群起而攻之,反抗暴政,河间王可拭目以待也!”
司马国璠点头,“军旅之事,皆凭桓兄做主。”
这诱饵的代价也太大了,就算明知有诈,他们也不得不咬上去。
某种程度上,这是他们最后的一次机会。
机不可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