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兵贵神速。
渡过长江后,八千精骑经庐江郡向西,横扫大别山东麓。
刘道规本以为自己的速度够快了,没想到王镇恶更快一步,从江夏郡出兵,攻破武胜关,翻越大别山,竟然最先杀进弋阳郡。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分汝南、江夏二郡之地置弋阳郡,郡治弋阳县。
弋阳郡本就与江夏武昌属同一地缘板块,连方言都是一样的。
王镇恶麾下大量西府军旧部,算是熟门熟路。
不过他的人马一如既往的烧杀掳掠,但凡遇到抵抗的城池,更是肆无忌惮的掳掠。
刘道规算是看出来了,这是他的带兵风格。
殷仲文看完督官、督队送回的各种消息后,忍不住有感而发:“王镇恶用兵……有伤天和,有损大将军仁义之名。”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若非如此,他岂能这么快就攻入弋阳郡?军队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打赢,最好速战速决!”
“大将军所言甚是。”殷仲文不敢争辩。
军纪严明的军队,有时候行动迟缓,往往厮杀欲望不强,战国时的秦军以暴虐好杀闻名,号称虎狼之师,却能统一六国。
汉承秦制,刘道规恢复秦汉的军功爵制,也恢复了军队的野性和杀性。
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并不是什么坏事。
想要击败北方各族的胡人,就要比他们更凶残、更勇猛。
到了如今的地步,还愿意追随司马国璠的,都是一些顽固不化之人。
事实上证明,王镇恶这一套的确有效。
在斩杀了四千俘虏,烧了三座城池后,协助叛乱的流民军、乞活军一哄而散,重新逃入大山之中。
司马国璠手上兵力只剩下六千余众。
知道守不住弋阳城,便弃城而走,打着“匡扶晋室”的名义,向西北面的伏牛山脉转进。
不过豫州百姓没这么好骗,都是从淮泗和荆襄迁徙过来的,对晋室没那么大的认同感,除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匈奴、丁零马贼,基本没什么人响应。
“刘义武听令,与你五千精骑,取司马国璠和桓石绥首级回来!”刘道规望向自己的长子。
“儿定杀的他们片甲不留!”这几年军旅生涯,已经成了一个合格的军人。
刘道规斥道:“军中没有父子,只有上下,军法无情,汝当谨记!”
刘义武全身一震,“末将领命!”
言罢,便带着骑兵向北奔去。
刘道规驻马北望,舐犊之情人皆有之,不过刘道规更愿意他能展翅高飞。
这一去风险必然有,司马国璠和桓石绥能击斩徐逵之、王允之诸将,实力并不弱,但唯有如此,才能知晓刘义武能不能独当一面。
如果连他们都对付不了,以后面对更凶残狡诈的胡人,越发无能。
在淮水边饮马后,刘道规率剩下的三千骑跟在后面押阵。
北面的司马国璠和桓石绥异常狡诈,忽东忽西,竟然迂回绕过了王仲德六千步骑的围堵,从新蔡县进入汝南郡,又从朗山转入桐柏山。
中原地大物博,王仲德的六千精锐很难兼顾所有。
而司马国璠和桓石绥在这一片蛰伏了六七年,周围地形早就摸的滚瓜烂熟。
“如此东躲西藏,无法彻底剿灭他们。”刘道规摊开舆图,大别山脉周围地形复杂,司马国璠到处游走,成了游寇。
“逆贼有六千余众,粮草从何处得来?”殷仲文才思敏捷,很快就发现其中不寻常的地方。
游寇也是人,需要吃喝。
养活六千人马并不容易。
不只是粮草,还有甲仗军辎等等,贼军能击败徐逵之的北府军,装备必然不会太差。
王允之、沈渊子都是被弩箭射杀的,能装备上劲弩和甲胄,绝不是寻常贼军能办到的。
孟干之道:“司马国璠以晋国宗室的名义,与各地豪强暗中勾结。”
刘道规冷笑一声,“原来如此,看来是有人不愿迁到关中,通过司马国璠和桓石绥与我斗法!”
叛军这么能折腾,没有人支持说不过去。
司马国璠是宗室,桓石绥也是曾经的顶级高门,豫荆二州当年正好是桓氏的根基所在,与各地豪强士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底下任何事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千丝万缕,相互联系。
汉光武皇帝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推行“度田令”,下令各州、郡,清查豪强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便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遭到“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纷起反抗,公然攻打官府,残杀朝廷派来的官吏。
刘道规迁都长安,将士族高门一锅端了。
但地方上的豪强势力并未清算,不敢明面上与刘道规抗衡,于是暗中支持叛军,拖延迁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