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解元江行舟——在会试连作五篇镇国!」
「什麽?」
魏泯猛然睁眼,官袍未整便已长身而起。
他站在窗前,任由雨丝扑面,脸色渐渐发白。
——大周开国千百载,何曾有过这等妖孽?
五篇镇国!
这意味着什麽?
在朝中的地位,在朝中的权柄.他太清楚了。
「啧,多事之春,片刻不得闲.三省六部看来要有人准备给他腾出一个位置了!」
魏泯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冷哼,「备轿去贡院,马上。」
朝堂三省六部都是满的,总要有人让位,给新人。
可是,哪一部让出一个什麽位置?
谁来让这个位置?
这都要各部堂大员之间,仔细商量出一个结果!
贡院外。
马蹄声如雷,洛京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扬起阵阵尘烟。
中书令陈少卿的紫帷马车停稳。
贡院门外,洛京府的衙役与禁军甲士列阵如林,将整座贡院围得铁桶一般。
羽林卫的金戈交错,寒光凛凛的枪尖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目的锋芒。
闲杂人等,一概不得靠近,万名举子正在考试的贡院。
「中书令大人!」
禁军校尉躬身一礼还未落下,忽闻车辕轧轧,又是数辆纹饰各异的华盖马车几乎同时抵至辕门。
车帘掀起,中书令陈少卿方一踏下马车,迎面便撞上门下侍中郭正,与尚书令魏泯。
三人目光一触,俱是微微一礼。
「陈公。」
「郭公。」
「魏公。」
大周圣朝,内阁三巨头皆至。
寒暄声未落,后方车马相继而至——吏部李桥丶户部杨思之丶刑部张谏之丶工部姚振。
各部的左右仆射丶侍郎们……乌泱泱一片紫袍玉带,竟是把三省六部的主官丶佐官们悉数召了过来!
——除了兵部尚书唐秀金与礼部尚书韦施立。
此刻这二位,正在贡院内,充任主副考官……。
日影正中。
朱漆辕门前紫袍云集,却无一人迈过,贡院那道一尺高的门槛。
三省长官丶六部重臣皆肃立辕门外,任由贡院内钟漏声远远传来。
这并非羽林卫阻拦,而是朝堂百年铁律——
春闱龙门之内,唯天子钦点主考可掌乾坤。
此刻便是当朝首辅亲至,也得在这朱漆槛外候着。
满朝朱紫此刻倒与寒门学子无异——都得等唐尚书放榜。
「郭公丶魏公,」陈少卿缓缓开口,「二位以为……若论三省六部之制,该将他安排在何处,更为妥当?」
郭正不假思索,应声答道:「五篇镇国.可自六部侍郎起任。」
这绝对是超规格阙升!
正常来说,状元入翰林院修撰,再入三省六部也只是员外郎,离侍郎还远。
需经过多年历练,逐步升迁为侍郎,甚至可能外放地方积累经验后再回调朝廷中枢。
直接阙升侍郎,属于超规格提拔。
当然,对于会试五篇镇国来说,这样的破格提拔是完全可以的。
魏泯闻言轻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六部侍郎之中,皆是朝廷手足,选哪一部不都是一样?手心手背,终究都是肉啊。」
在这只言片语之间,
三位内阁宰相已经达成了一致的默契——至少,要给出一个六部侍郎的位置,安抚住强势崛起的江行舟,令其满意。
他们也能接受这个局面!
一名工部侍郎忍不住,蹙眉进言道:「三位大人容禀,即便那江行舟殿试夺魁,按制也须先入翰林院任修撰三载。
待转任六部侍郎时,更不知要蹉跎多少春秋。
这般早,就商议他的擢升之事,是否操之过急?」
他有心焦虑。
六部侍郎都是被紧盯的要缺,有新人要上来,必定有人要下去。
工部在六部之中最弱势,说不上话.指不定,就把他这好不容易「媳妇熬成婆」的工部侍郎给牺牲掉了。
话音未落,魏泯便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这是老夫等人心急吗?.
此子春闱,五篇镇国,待步入翰林院,岂是寻常翰林学士可比?
这等旷世良才,陛下必定要重用哪里还能等三年?」
当年陈少卿三元及第,熬了二十年晋升中书令那是被先帝打磨了一番,才耗时许久。
以前是科举和中正并行,
如今新帝锐意革新,独取科举,科举士子大行其道。
那些靠中正举荐上来的官员,纷纷被取代。
连寻常的科举进士皆得重用,哪怕寻常二甲进士,也比往昔多三分机遇。
更何况江行舟这般妖孽人物?
其人才高八斗,一科题目五篇[镇国],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