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各国媒体演绎,拉伊的抉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求铭记。只是一个深夜加班的年轻人顺手点了“分享此刻”,一个农村妇女在儿子婚礼录像里多说了几句祝福,一个流浪汉在街头接过热粥时颤抖地说了声“谢谢”……这些碎片被系统温柔收纳,又在某个遥远的时刻,化作另一个人黑暗中的微光。
    这一年冬天,渤海湾的“方舟-B”中心迎来一位特殊访客。
    是个八岁男孩,名叫陈小宇,来自云南怒江。他是那位傈僳族老歌手的孙子,当年高烧中听到安魂调的孩子。如今病早已痊愈,但他一直记得梦里那些交织的手臂与光芒。听说“晨光”总部在这里,他缠着奶奶走了两天山路,搭便车、坐火车,辗转三千公里来到海边。
    赵文莉亲自接待了他。男孩怯生生地递上一个布包,打开后是一块刻满符号的木牌,还有几根彩色羽毛绑成的小束。
    “爷爷说,这是‘回音符’。”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解释,“祖辈传下来的,谁要是听见了山里的歌,就得做个东西还回去,不然灵魂会迷路。”
    工作人员本想解释这并非必要程序,却被赵文莉拦下。她蹲下身,认真接过木牌,问:“那你希望它变成什么声音呢?”
    男孩想了想,指着远处海浪:“像这个。”
    当天下午,“晨光”实验室破例启动一次定制化转译。技术人员将木牌上的纹路数字化,结合羽毛摆动频率与当地风速数据,生成一段持续九分钟的自然共鸣音轨。当第一声如潮汐般起伏的低吟响起时,整个大厅陷入寂静。
    那声音既不像乐器,也不似人声,却让人想起黎明前山谷的呼吸,想起篝火旁苍老的歌谣,想起血脉深处未曾遗忘的召唤。
    这段音频被永久存入“人类韧性原型库”,编号YN-LM-208,备注写着:“来自一个孩子归还的世界。”
    夜幕降临,陈小宇站在观景台上,望着海天交接处最后一抹霞光。赵文莉走过来,轻轻握住他的手。
    “你知道吗?”她说,“你带来的不只是声音,是让我们记住??有些东西,从来就不需要被发明,它们一直都在。”
    男孩点点头,忽然仰起脸:“姐姐,我能许个愿吗?”
    “当然。”
    “我希望,以后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回音。”
    赵文莉笑了,眼角泛起微光。她抬头望向星空,按下腕表上的同步按钮。
    下一秒,全球所有接入“晨光”的终端同时亮起一道柔和蓝光,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新故事已上传|主题:寻找回音】
    【当前连接数:1,000,217】
    【今日新增回应:3,045次】
    风起了。
    铜铃轻响,一声,又一声。
    如同亿万颗心,在无声处,轻轻相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