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小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雨脚未歇,庐州刺史衙署的青石板路上,木屐嗒嗒作响。
    其间杂着甲叶碰撞的声响,清脆的马蹄,还有随从低声提醒着“使君慢些,青苔滑”。
    衙署正厅前,蓄水池的荷叶被打得啪啪作响,水面泛起涟漪。
    ...
    赵怀安望着眼前这位昔日的恩师,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陆夫子依旧如记忆中那般清瘦,眼神却比从前多了几分沧桑与执拗。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节帅,老朽今日来,只为一事相求。”
    赵怀安微微一怔,随即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犬子陆崇康,自幼聪慧,尤爱经史,然乡野贫寒,难觅名师。老朽虽倾尽所能教他,终觉力有未逮。如今他已年及弱冠,却仍困于乡塾,难窥大道。老朽斗胆,恳请节帅能允他随行入京,或入太学,或投名师门下,以求进益。”
    赵怀安听罢,眉头微蹙。他自然明白陆夫子的苦心,也深知一个寒门士子求学之艰。可长安非比寻常,那里是天下士子汇聚之地,才俊如云,稍有不慎,便会湮没无闻。更何况,陆崇康虽有几分才气,但若论根基与眼界,恐怕尚难立足。
    “夫子,陆兄之才,我自是知晓。然长安非易居之地,若无名师指点,又无权势引荐,恐难有所成。若夫子愿将他托付于我,我可安排他入太学旁听,亦可荐他于长安名儒门下,然其成败,终需靠其自身。”
    陆夫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黯淡下来:“节帅厚意,老朽感激不尽。然犬子性子倔强,若无节帅亲引,恐难安心求学。”
    赵怀安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我允你。陆兄可随我一同入京,我自会为他安排妥当。”
    陆夫子大喜,忙不迭地叩首谢恩。陆崇康亦是激动不已,连忙跪下叩首:“学生陆崇康,拜谢节帅恩典!”
    赵怀安扶起他们,语重心长道:“陆兄,长安非比乡野,若欲成才,须得勤勉自律,切莫懈怠。若能如此,他日必有所成。”
    陆崇康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学生谨记节帅教诲,定不负所望。”
    赵怀安微微一笑,随即转头对张龟年说道:“老张,此事便由你安排。陆兄入京后,先入太学旁听,若有才学,再引荐于长安名儒。”
    张龟年拱手应道:“属下明白。”
    陆夫子感激涕零,连连称谢。赵怀安却只是淡然一笑,仿佛这一切不过是举手之劳。
    祭祖仪式结束后,赵怀安便带着陆家父子启程返回长安。一路上,陆崇康对长安充满憧憬,频频向赵怀安请教学问,赵怀安亦耐心指点,师徒之情渐深。
    数日后,一行人抵达长安。赵怀安将陆崇康安置在太学附近的一处书院,又亲自引荐于几位名儒门下。陆崇康亦不负所望,勤勉苦读,短短数月,便在书院中崭露头角。
    然而,长安终究是长安,才俊云集,竞争激烈。陆崇康虽有几分才气,但在众多士子中仍显稚嫩。赵怀安察觉后,特意安排他参加几次诗会,让他在实战中磨砺文采。
    一次诗会上,陆崇康以一首《长安春望》赢得满堂喝彩,甚至引起一位权臣的注意。那人名唤李德昭,乃当朝宰相,素以识才著称。他亲自召见陆崇康,对其才华大加赞赏,并允诺日后可引荐于主考官。
    陆崇康欣喜若狂,连忙向赵怀安道谢。赵怀安却只是淡淡一笑:“此乃你自身努力之功,我不过略施援手罢了。”
    然而,赵怀安心中却另有思量。他知道,李德昭虽有识才之名,但亦是权谋之士,若陆崇康真得其赏识,恐怕日后难以全身而退。于是,他暗中叮嘱陆崇康:“李相虽有才名,然朝堂险恶,你若欲立足,须得谨慎行事,切莫轻信于人。”
    陆崇康虽不解其意,但仍郑重应下。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春闱之期。陆崇康在赵怀安的安排下,顺利通过州试,获得入京应试的资格。赵怀安亲自为他备好行囊,并赠银百两,以作盘缠。
    临行前,赵怀安语重心长道:“陆兄,此去长安,乃你人生关键一步。若能中第,自是前程似锦;若不成,亦莫灰心,我仍可为你另谋出路。”
    陆崇康感动万分,跪地叩首:“学生定不负节帅厚望!”
    赵怀安扶起他,轻声道:“去吧,长安等着你。”
    陆崇康踏上赴京之路,背影坚定而执着。赵怀安站在城楼上,目送他远去,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长安,终究不是他能掌控的地方。而陆崇康,能否在这片繁华之地立足,尚需拭目以待。
    赵怀安回到节度使府邸后,便将陆夫子父子安置在府中偏院。张龟年亲自安排膳食起居,又命人送来几套新衣,让父子俩换下路上沾满风尘的旧衫。陆夫子虽是乡野儒生,却自有一股清高气,对张龟年这般殷勤反倒有些拘谨。倒是陆崇康,少年心性,见府中仆役众多,屋舍精致,眼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