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
林然站在我身边,轻声说:“导演,我们再找。”
我们找了一个月,终于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个愿意投资的人。对方是个女投资人,以前是自由撰稿人,后来转型做出版。她看完剧本后,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我想投。”
“为什么?”我问。
她笑了笑:“因为我曾经也想过,要不要离开一切,去旅行,去寻找自己。”
我看着她,心里忽然有些感动。
拍摄开始后,我们去了西藏、云南、川西,也去了北京、上海、广州。我们拍林舟在城市里的挣扎,也拍他在旅途中的孤独。
林然依旧担任副导演,但她这次也尝试了摄影。她开始学着操作摄像机,学着调光,学着剪辑。有时候她会累得倒头就睡,但第二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片场。
“你不累吗?”我问她。
她笑了笑:“累,但值得。”
有一次,在西藏拍摄时,我们遇到了暴风雪。整个剧组被困在山里,手机没有信号,车也开不出去。林然坐在帐篷里,一边喝着热水,一边看着我写剧本。
“导演,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拍完这部电影吗?”她忽然问。
我点点头:“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我说,“回头太难了。”
她笑了笑:“那我陪你。”
电影拍摄完成后,我们回到北京,开始剪辑。剪辑室里,我和林然一起熬了无数个夜晚。有时候我们会吵架,会争执,但每次吵完,都会更理解彼此。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固执?”她有一次问我。
“因为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有人懂。”我说。
“如果没人懂呢?”
“那就让它安静地存在。”我说,“至少,我们拍过。”
剪辑完成后,我把它送去了电影节。
那天,我们坐在影厅里,看着观众陆续入场。灯光暗下,电影开始播放。
林舟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他一个人走在路上,风吹过他的脸,他的眼神里,有疲惫,也有坚定。
电影结束后,观众席上一片寂静。
然后,掌声响起。
不是热烈的掌声,而是一种安静的、带着理解的掌声。
散场后,有个年轻女孩走过来,眼里带着泪光,对我说:“导演,我好像……找到了一点方向。”
我看着她,笑了笑:“那就好。”
电影上映后,反响比预期更小。没有热搜,没有票房奇迹,也没有媒体大肆报道。但它在一些人心里,留下了痕迹。
有人留言说:“谢谢你,让我明白,自由不是逃离,而是面对。”
也有人说:“我看了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还有人说:“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记录。”
我坐在剪辑室里,看着这些留言,心里很平静。
林然站在我旁边,轻声说:“导演,你做到了。”
我点点头:“是啊,终于。”
她坐下来,靠在我肩膀上,说:“接下来呢?”
我看着窗外的阳光,沉默了一会儿,说:“我想写一个新剧本。”
“又来了?”她笑了。
“不是现在写。”我说,“而是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念头,想等情绪沉淀下来再开始。”
她点点头:“那你得想清楚,这次想讲什么故事。”
我看着她,笑了笑:“我想讲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时间?”
“是的。”我说,“不是时间旅行,而是人与时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如何面对过去,如何接受现在,如何期待未来。”
她沉思了一会儿,说:“听起来有点沉重。”
“是有点沉重。”我说,“但我想试试。”
她看着我,眼神里带着温柔:“那你需要我吗?”
我握住她的手:“当然需要你。”
她笑了:“那我陪你。”
夜色沉沉,城市的灯光依旧璀璨。我知道,属于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部电影,只是我真正电影之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