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刘小驴独闯龙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姚贝娜站在301医院门口,攥着诊断报告的手指微微发颤。
    十月中午的阳光像一把钝刀,将女歌手的影子削得单薄而模糊,她望着停车场里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救护车,红蓝闪烁的顶灯在视网膜上烙下灼热的残影。
    ...
    新剧本的构思,是在《信仰》上映三个月后开始的。那时候,我每天都会收到观众的来信,有些是感谢,有些是质疑,还有一些,是带着愤怒的批评。他们说我把现实撕得太狠,把人性看得太透,甚至有人指责我“贩卖痛苦”。
    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些信件,心里并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林然端着咖啡进来,看到我面前堆成山的信纸,轻声问:“你还好吗?”
    我笑了笑:“还好。”
    她没再问,只是坐下来,帮我把信一封封拆开。有时候她会念出几句,有时候只是默默看完,然后放在一边。
    “你觉得,他们真的需要这部电影吗?”我忽然问她。
    她想了想,说:“也许他们需要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被理解。”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这句话说得比我自己还透彻。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站在一片空旷的草原上,身边什么都没有,只有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我往前走,却不知道要去哪里。那种感觉,既自由,又孤独。
    醒来后,我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字:**《风中独行》**。
    林然看到这个名字,皱了皱眉:“听起来很孤独。”
    “是啊。”我说,“但我想写一个真正属于人的故事。”
    剧本的主角,是一个叫**林舟**的男人。他三十岁,是个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工作,也没有稳定收入。他曾经是律师,后来辞职去旅行,再后来开始写书,写完后没人愿意出版。他住在一间老旧的公寓里,每天靠接一些零散的设计活维持生活。
    “他为什么辞职?”林然问。
    “因为他觉得,法律不是他想要的自由。”我说,“他想要的,是能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林然沉默了一会儿,说:“听起来像你。”
    我笑了笑:“可能吧。”
    剧本的开头,是从林舟在咖啡馆里写作开始的。他坐在角落,面前是一台旧笔记本电脑,旁边是一杯冷掉的拿铁。他的眼神有些空洞,但又带着某种坚定。他写了一段话,然后删掉,又写,又删。
    林然看着剧本,忽然说:“你是不是在写你自己?”
    我点点头:“有点。”
    她叹了口气:“那你得小心,别把自己写得太苦。”
    剧本的中期,林舟遇到了一个女孩,叫**苏然**。她是个摄影师,自由职业,性格洒脱,但内心也有着自己的挣扎。她和林舟在一次展览上认识,两人聊得很投缘,但都没有立刻发展成情侣。
    “他们不会在一起吗?”林然问。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我说,“因为他们都在寻找自己。”
    林然看着我,眼神里有些复杂:“你是不是在逃避什么?”
    我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笑:“也许吧。”
    剧本的高潮,是在林舟决定去旅行的时候。他卖掉所有东西,只带一个背包,去西藏、去云南、去川西。他一路走,一路记录,写下了许多关于自由的文字,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你觉得,自由就是离开吗?”林然问。
    “不是。”我说,“自由是,即使留在原地,也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看着我,忽然笑了:“你越来越像哲学家了。”
    “不是哲学家。”我说,“只是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剧本完成后,我把它拿给林然看。她坐在沙发上,一口气读完,然后沉默了很久。
    “你觉得怎么样?”我问。
    她抬起头,眼里有些湿润:“你写得很好。”
    “真的?”
    “真的。”她说,“但我觉得,你写的是你自己。”
    我笑了笑:“可能吧。”
    她看着我,轻声说:“那你准备拍吗?”
    我点点头:“想拍。”
    “找谁投资?”
    “我自己。”我说,“如果没人愿意投,我就自己拍。”
    她看着我,忽然笑了:“那我陪你。”
    《风中独行》的拍摄,比《信仰》更加艰难。因为这次的剧本,几乎没有任何商业元素,也没有明星阵容,甚至连剧本本身,都显得有些“散漫”。
    我们找了很多投资人,但大多数都摇头离开。有人说:“这种电影,没人看。”
    有人说:“你这是在浪费钱。”
    也有人说:“你以前拍的《浮光》和《信仰》都成功了,为什么不继续拍那种?”
    我笑了笑:“因为我现在想拍的,是我自己的故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