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昂贵的火药+穷途末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果按照现在十六两一斤的成本,多打几次直接破产,更别提什么普及火药武器。
    他思来想去,火药制作的大头就在硝上。
    天然开采的硝石是通过开采出硝土矿,经过煮沸,过滤,析出,晾干等诸多工序。
    挖矿洞需要大量矿工,费时费力,还要运下山。
    这年头又没开车什么的,全靠人力畜力运输,效率低不说,花销也大。
    人畜还要吃喝拉撒住呢。
    这首先就是一笔极大的耗费,之后还要大锅煮沸,过滤,又需要大量的柴火和人工。
    在这个没天然气,没石油没电力的年代,主要加热手段还是靠往山上砍柴。
    砍了靠人背下山,晒干,然后才能生火。
    想起他小时候在农村跟着父母上山砍柴,那种痛苦至今记忆犹新。
    都不用想接下来前两天拉着南下卖的步骤,赵立宽已经明白现在的火药为什么成本那么高了。
    到明朝那时,已经有专门的人工制硝技术。
    有专门的“硝户”,每年不用粮食或钱交税,而是用制出来的硝石交税。
    可规模生产,人工制造,这才能把火药价格打下来。
    火药价格下来了,才能大规模运用于战争。
    大规模运用,才能改变战场局势。
    否则火药就是再厉害,几十斤乃至上千斤投入到大规模战场上根本不够看的。
    比如万历朝鲜战争中,首批援助朝鲜的物资就有硝石十万斤,硫磺两万斤,大概十二三万斤火药。
    而明军三万余人,整场战打下来消耗的火药在五十万斤以上。
    如果以现在每斤十六两左右的成本来算,三万军队,消耗五十万斤火药,需要八百万两左右成本。
    那都别打仗了,光造火药就能拖垮国库。
    八百万两火药钱,如果不包括战后赏赐,能给三十万大军打上半年,还要什么火药,用人堆都?了。
    赵立宽揉了揉太阳穴,看来回去必须仔细研究研究怎么人工制硝了,不然想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火药根本没可能。
    别说几十万斤的用,就像现在用个上千斤都要有卫王这样的冤大头掏钱。
    除非把狗日的卫王府抄了,说不定能制出上万斤火药。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
    正想着,斥候回来汇报,对了口令腰牌,亲兵放行后得以进来。
    “大帅!”斥候行礼。
    赵立宽擦了擦满嘴兔子油水问:“你们指挥使呢,平时不是侯景来吗。”
    士兵紧张道:“禀大帅,指挥使去营外集市巡逻了。”
    赵立宽有些不满:“侯景也是,我让他率中军营斥候,巡逻是亲兵的事,哪用他操心。”
    说着对小心翼翼的士兵道:“回去告诉他,以后每天还由他来汇报。”
    “诺!”士兵领命。
    “说说吧,今天有些什么情况。”
    斥候拱手道:“大帅,今天也有大量代军病死、饿死,前几天还有打架斗殴的,甚至还有......人相食的。
    今天基本都不动了。”
    赵立宽点头,因为代军不只饥饿,还有水域污染,食物中毒的困扰。
    食物中毒后恶心呕吐,头痛,出现幻觉,肠胃炎等都是正常的,加上饥饿那更是雪上加霜。
    “许多人到东面前线想要投降。
    但按大师说的,前线不接受投降,格杀勿论,今天又死了几十个。”
    不接受投降有他的考虑。
    接受投降隐患太多。
    代军现在的状态可能把瘟疫带过来,可能有诈降,可能听到吃的大量人发疯涌入,短时间内后勤供给不上。
    而只要稳住,不接受投降,把能饿死的都饿死,就没有那么多问题。
    饿到现在,代军也肯定没拼死一搏的力气了。
    他也想发发善心,毕竟四万多人。
    可他必须保证自己不受损,再去考虑善良。
    “稳住,当年赵军在长平断粮,饿了四十多天才投降,他们这才饿十多天呢。”
    赵立宽善解人意,给代军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他们应该还能挡住。
    斥候笑着说:“大师,我看他们撑不到二十天,当年赵军也没人给他们水力下毒啊。”
    “你小子读书不少啊。”
    “听村里老秀才讲的。”
    赵立宽把手里剩下的半只烤兔子塞给他:“赏你的,如果他们真像你说的撑不过二十天,到时候再赏你一只。”
    斥候咧嘴笑了,露出两排大白牙,高高兴兴兜着烤兔子走了。
    赵立宽又派人去检查三川河里浸泡的动物死尸。
    他们是用网兜住尸体的,所以下游看不见河里的尸体,根本不知道水被严重污染了。
    他心里也盼着代军早日支撑不住。
    他们能吃兔子肉,代军就不知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