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赵立宽嚼着就香甜的烤兔。
才过完冬的兔子没什么肉,肉更加腥,但在战场上也是美味。
兔子不是亲兵给他打的,打战呢,就是亲兵已不能毫无纪律乱跑。
是跟营地外围来做生意的猎人买的。
军营,特别是这种数万人的军营,就是一个大社会,因为士兵也是人,士兵也有七情六欲。
而战争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见面开打,打完收工。
经常会出现漫长的行军,然后两军到达位置,随后大眼瞪小眼开始对峙。
像人们熟知的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等,都有数月长的对峙期。
而历史上的战争,对峙期数月的比比皆是,超过一年的也屡见不鲜。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庞大的军营就如同一座等级分明的城市。
头等大事都不是打败敌人,而是管理好大量人员的吃喝拉撒。
军营最中间是只有亲兵和军官能进入的中军大帐及核心区域。
外围则是各营部队驻扎区,与中军交接处是粮仓和锅灶围成的圈,外面是扎营区和马厩,再外围则是旱厕和栅栏,防御工事区。
而在军营最外围工事一里外,就如集市般热闹,这里就是允许普通人靠近的地方。
而士兵和将领们吃喝由军队供,兜里有军饷,有部分缴获的战利品,数万人聚集,就算每人有一个月的军饷,那都是数千万钱。
是最吸引周围商旅和百姓的。
随着大军的推进,梁州及其以南重新恢复往日的安全。
大量商人百姓闻风而来,在军营外做起生意,带来家里的粮食,稻草等,家里养的猪、羊、鸡、鸭、鱼,存储的腊肉腊肠,猎户的猎物都拿来卖。
还有人开设饭馆,卖酒、卖茶、卖布、卖唱等等,什么都有。
还有些妇女过来,收钱帮士兵洗衣服洗铺盖卷。
还有卖锅碗瓢盆、洗漱用品、火石、柴刀、磨刀石、铺盖、皮革、帽子、鞋子等的商贩。
自然也有周围城镇的妓院看到这大好机会,三万多男人汇聚在这,那客源简直就像黄河奔腾。
还有周围城镇乡村有些妇女过来做临时生意赚点快钱。
大多都是在树林里,灌木丛里用树枝搭个骨架,遮上五张能遮视线的席子,铺上铺盖就能开工。
有些厉害的则带着铺盖卷,直接往树林里一钻,席子都省了。
士兵都是人,而且由于教育水平,服役方式,文化氛围等,士兵的纪律性远没那么高。
禁军这种职业军队还好,像负责后勤的关中军,临时征召的各地辅兵等更是,别指望他们能多遵守军纪。
压抑久了什么事都可能闹出来,何况是在战争这种高压环境下。
堵不如疏,这种军营外开放的集市,是缓解将士压力的好办法,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给当地百姓更多活路。
军营东面和北面,靠近梁州城的地方,是赵立宽准许,划出来作为贸易的区域带。
每天都会派出几队亲兵过去维持秩序。
同时他们也有东西卖给周围百姓,那就是大类。
三万人的军队,每天要产生三万斤左右大便,以前只能让辅兵处理。
行军时候掩埋,扎营时少量储备作为武器,多数让辅兵每天运到指定位置抛弃,又脏又累。
如今在城外则可以低价卖给周围百姓作为肥料,让他们自己挑走拉走。
不过却是不卖的,扎营时士兵需要在撒在专门的陶罐里,由军中工兵收集。
一方面是制作武器的重要物品,另一方面制度,制火线等都需要大量尿液。
无论是军中需要皮革修补甲胄兵器等,还是民间制皮,第一步都是用尿液把动物皮泡软。
而人工制硝也需要将大量尿液,是制作火药的重要原材料,只不过赵立宽目前还没时间研究。
这场打下来赵立宽也感觉到,火药太贵了。
他昨晚仔细核算一大晚上,发现这回他在制作火药的环节前前后后砸进去一万八千七百两左右。
总共只制出一千一百七十六斤四两火药。
每斤火药制作成本高达十六两左右。
一万八千七百两什么概念,足够发一万五千禁军一个月的军饷。
如果发普通地方军,那能发三万人一个月军饷。
一场局部战全部消耗光。
如果没有卫王慷慨解囊拿出三万两,这战根本打不了,他都没地去弄三万两。
除非他把全军的军饷给贪污了,但那也太离谱了,和?转世都不敢这种贪法。
他记得曾看过历史记载,明朝的红夷大炮一发装六斤火药,发射成本只有三两银子。
而且当时正规军的军饷也是每月一两银子左右。
也就是说明朝人的火药价格是半两银一斤,这才是打得起的价格。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