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番外七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才淡淡收回视线,看向了王良,“入京一年,便至尚书郎,可谓前途无量,怪不得夫子时常在孤面前称赞于你。”
    这是王良第一次见到翊,尽管他面容看似和缓,但那股强大的气场与威压感还是难以掩盖。
    只是没有想到,传闻中那般令人闻风丧胆的靖安王,竟不会小觑一个女子,还是这般岁数的女子。
    且先前王良也知,师长此番能够得救,正是因为靖安王肯出手,否则此事整个杨家怕是都难以善终。
    王良虽还有几分忌惮,但心底已是对这位王爷生出敬意,他站起身来,恭敬拱手言谢。
    “孤知你乃王奎之子,原也是武将世家出身,是不可多得的能文能武之才。”晏翊一面夸赞王良,一面还能将他对兵法的见解道出。
    王良没想到靖安王会对他这般关注,表面镇定,心头情绪却是不住翻涌,一时难辨究竟是好是坏。
    两人聊了半晌后,晏翊忽然话锋一转,问他,“可想去幽州?”
    “幽州?”王良当即愣住。
    晏翊看他道:“男儿志在四方,你这一身文武皆备的本事,若留你在洛阳,才是真正的屈才。”
    尚书台那样的地方,勾心斗角必不可少。
    王良在里面待了一年,自是心中知晓。
    且此番杨歙入狱,尚书令得知他要奏表求情时,当着众人面将他厉声责骂,让他莫要拖累整个尚书台。
    然最后王良还是力排众议,不顾同僚劝阻与冷嗤,依旧要替杨歙求情。
    若非当时靖安王忽然横插一脚,只用了不到一日时间就帮杨歙翻案,恐怕不光是杨家,连王良也要难逃追究,轻则将他撤职或是贬官,重则会直接丢去性命。
    看到王良眉眼间情绪的变化,晏翊便知此策可行,他未着急寻王良要答案,而是继续缓缓道:“幽州边境常年遭乌恒冒犯,广阳侯年事渐高,世子赵凌虽是承他一身武艺,但到底年少缺乏历练。”
    三人皆是眉宇蹙起,认真分析翊所言。
    最先反应过来的人是杨歙,他恍然大悟,明白为何晏翊会在今日寻来。
    这两年幽州兵力愈发强大,没有哪个帝王不会忌惮手握重兵之臣。
    杨歙不好直接言明,便只试探性问道:“王良资历尚浅,若入了幽州又要作何打算?”
    晏翊道:“此事孤已与陛下有过商议,自是要给如此才华的忠良之士施展拳脚的余地。”
    说罢,晏翊抬眼朝王良看去,“幽州刺史如何?”
    刺史二字一出,面前三人又是一惊。
    王良甚至已是骇然。
    他不过刚至弱冠的年纪,从尚书郎直接跳至一州刺史,可谓前所未有,但他亦是很快反应过来,晏翊并非是要让他直接越级而升,否则将他送去幽州也只会成为幽州的活靶子。
    王良端立起身,先是朝着洛阳的方向拱手,再朝面前翊拱手道:“谢陛下与王爷赏识,只是卑职人微言轻......”
    晏翊表面是在对王良说话,实则在用余光朝一直闷不做声的杨心仪扫去,“屋内皆不是外人,孤索性与你直言,此番若你愿去幽州,便先以尚书郎身份而入,奉诏巡察幽州诸郡县吏治,核其施政功过。
    王良瞬间明白过来,他表面领旨在幽州考核官吏,实则是给了他摸清整个幽州官僚体系的机会。慢则三五年,快至一两年就能将门路摸清。
    杨歙缓缓颔首,也觉此法才为稳妥。
    看似区区一个尚书郎,实则在考核期间握有重权。那些幽州的大小官吏,恐怕都会设法结交王良,谁不想让他回洛阳后为自己美言几句?如此往来,王良便能在幽州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脉网。
    可在此期间,若稍有不慎让人觉出他意在幽州刺史之位,便会打草惊蛇,以广阳侯的手段,安能将他轻易放过。
    杨歙也为弟子忧心,不免蹙眉轻叹,又听翊平静道:“待从幽州回京复命之后,可再差你暂任幽州太守事。”
    毕竟这一年中,没有谁比王良更了解幽州官场,让他任命太守事也完全合乎常理。
    这一阶段,只要他能领上功绩,想要跃上刺史之位,便不再是难事。
    王良听至此,情绪愈发难以平复,他眉心紧锁,那脸颊也因内心的澎湃而逐渐泛起红光。
    他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他才刚刚涉足官场一年,便被圣上与安王看重,还要对他委以重任,且每一条路皆已为他铺好。
    要知那可是幽州,是坐拥数万兵力的幽州,是连皇上都忌惮的幽州。
    此番重任中的凶险王良自也能够想到,然他在意的并非是此,而是另有其事。
    王良抬眼朝杨心仪看去。
    若他一旦去了幽州,便是少则六七载,多则十年之久,甚至终身都要留于幽州。
    意识到王良在看杨心仪时眸光中隐含了一股炙热,晏翊手心又开始发痒,他将茶碗咣当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