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奇看到轮空的是龙族虚铭后,顿时露出了笑容。
看来自己真的会成为所有天才中,获得深渊点最多的那一个。
就算后面自己也轮空了,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了。
不过规则确实有问题,需要完善。...
风停了,铜铃静悬如初。但林昭知道,那声音不是幻觉??陆明渊的意识并未彻底消散,而是以某种方式嵌入了这场全球共感的浪潮之中,如同一滴水汇入大海,无形却无处不在。
他缓缓起身,指尖抚过铜铃表面斑驳的铭文。那些古老篆体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可此刻竟泛起淡淡金光,仿佛回应他的触碰。一道微弱信息流顺着手掌涌入识海:
>“别急着找我。真正的重逢,在你们都学会倾听之后。”
林昭闭目良久,终是轻笑一声:“你还是这么神神叨叨。”
但他心里清楚,这并非玩笑。陆明渊留下的不只是一个残破系统和几句谜语般的遗言,而是一整套关于人类集体意识演化的蓝图。他曾说:“当情绪能共振,记忆可共享,痛苦便不再属于个人。”
如今,这个设想正在悄然实现。
第二天清晨,小满带着地磁仪绕谷一周,发现地下能量脉络已形成稳定网络,像树根般向四周延伸。更惊人的是,魂引草的根系竟能传导低频声波,并将之转化为类似神经电信号的能量波动。她翻出旧地图对比,惊呼出声:“这些草……它们长成了‘脑神经拓扑图’的复刻版!”
林昭蹲下身,轻轻拨开一片叶丛。露珠滚落时折射出奇异光影,竟映出一段陌生画面:一位穿着旧式军装的老兵坐在炕头,颤抖着写下家书,墨迹未干便被风吹走。那是1943年的东北战场,距今整整八十年前。
“这不是回忆。”小满屏住呼吸,“这是……实时传输?可那人早就死了啊!”
“不。”林昭摇头,“他是‘被记住’的人。只要还有人念着他,他的最后一刻就永远在某个维度重演。而现在,我们终于能看见了。”
话音刚落,山谷外传来脚步声。十几个村民模样的人结伴而来,领头的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妇,拄着拐杖,怀里抱着一只褪色布包。她走到石碑前跪下,从包里取出一本破旧日记本,封面写着“李春生”三个字。
“这是我丈夫。”她声音沙哑,“抗美援朝回来后,他一句话都没说过,整日盯着墙角发呆。直到死前那天,他突然抓住我的手,说:‘对不起,我没护住小王。’我不知道小王是谁,也没问。现在……我想替他说出来。”
她说完,把日记放在油灯旁,静静点燃一页。纸灰升腾之际,空中竟浮现出一名年轻士兵的身影,背着伤员在雪地中爬行,身后炮火连天。画面持续不到十秒,随即消散。
可就在那一刻,千里之外,一座烈士陵园里的守墓老人猛然抬头,老泪纵横:“小王……今天是你入伍八十周年。你战友终于放下了。”
林昭望着这一幕,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执念之河不仅承载生者的哀思,也困住了亡者的灵魂。唯有说出未尽之言,才能让两者同时解脱。
当晚,他召集所有常驻山谷的志愿者,宣布启动一项新计划:“**回声归档**”。
凡是愿意分享故事的人,可在指定区域录制语音、书写信件,或直接面对石碑倾诉。所有内容将由改装过的地磁阵列记录并编码,储存在深层岩层中??那里不受时间侵蚀,也不会因灾难损毁。
“我们不是为了永存历史。”林昭站在高台上说道,“而是为了让未来某一天,当人类再次迷失方向时,能有人翻开这片土地,听见我们曾如何哭过、爱过、悔过、原谅过。”
计划启动第三天,第一批“情绪化石”成功生成。
通过高频共振刺激特定岩层,研究人员发现岩石内部形成了微小晶体结构,其排列模式与录音内容高度吻合。一块仅拇指大的玄武岩,竟能完整还原长达十分钟的对话,包括语气起伏、呼吸节奏,甚至潜意识中的停顿与哽咽。
一位地质学家激动地说:“这比任何文字都真实!它记录的不只是语言,更是说话那一刻的心跳!”
然而,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外界反应也开始分化。
第七日,一辆黑色越野车驶入山谷,下来几名身穿制服的官员。为首者出示证件,自称来自“国家异常现象管理局”,要求立即停止一切非授权的精神场实验,理由是“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心理依赖”。
林昭没有争辩,只请他们坐下听一段录音。
那是来自新疆的一位维吾尔族母亲,她在儿子因意外去世后,连续三年每晚对着星空唱一首童谣。今年霜降前夜,她梦见孩子笑着跑来,说:“妈妈,我在星星上听见你唱歌了。”
官员听完,沉默良久。最后,他摘下帽子,低声说:“我父亲临终前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