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辅助诊断系统、便携式超声仪、远程心电传输装置,全部由退役军医、返乡青年医生和志愿者运营。每一台设备开机时,都会自动播放一段语音:
>“本系统受‘烛火’基金会监管,所有数据加密存储于分布式节点,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若此设备在未来某日停止服务,请寻找下一个愿意点亮它的人。”
与此同时,公安部公布第二批涉案人员名单,其中包括两名参与“灵析”药物试验推广的心理学教授。据查,该药物确曾在特定区域用于“情绪稳定干预项目”,对象涵盖信访人员、维权家属及部分敏感岗位公职人员。目前,该项目已被叫停,相关责任人接受调查。
而最令人震动的消息来自青海??那三位曾守护湖底服务器的退伍军人,在缓刑期间自发组建“数据守夜人”志愿队,协助技术团队恢复残存日志。他们在废弃数据中心地下三层发现一台未完全损毁的硬盘阵列,经七十二小时抢救,成功提取出一段关键视频:
画面中,一名官员模样的男子正与制药企业代表握手,背景写着“全国基层医疗信息化推进大会”。他笑着说:“只要系统显示合格,老百姓就不会怀疑。至于实际温度嘛……补几个数字而已,谁会去查?”
身份确认:时任某省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现为某跨国医药公司亚太区高管。
舆论哗然。
一周内,二十八个省份启动疫苗冷链专项督查,三百余名相关人员被问责。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标题直指核心:
《我们打的每一针,都该问一句:它是怎么来的?》
《当医生不敢说话,谁来保护我们的孩子?》
《他们曾被抹去名字,如今我们要让他们重新被看见》
李言诚没有接受采访。他坐在办公室,翻阅刚刚整理完毕的《烛火白皮书》初稿。其中有一章名为《桥梁》,写道:
>“这个国家太大了,大到有些人一辈子没见过火车,有些病历从未进入数据库,有些真相埋在冰层之下。但我们始终相信,总有人愿意弯腰捡起一块碎镜,拼凑出曾经被遮蔽的世界。
>李修远藏起了U盘,赵雪峰守住了数据,古丽娜坚持记下疫苗流向,陈守仁的儿子重拾听诊器……这不是复仇,是传承。
>医者之路,本就是一条不断找回初心的归途。”
窗外,春意初现。
南方的桃花已经开了,北方的雪正在融化。河流解冻,大地苏醒。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卫生室里,一名年轻的实习医生正低头填写电子病历。她不知道“烛火计划”是什么,也不认识李言诚或李修远。她只知道,今天来看病的小女孩打了疫苗后笑了,而她的记录会被永久保存,不会消失。
她合上电脑,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一面旧锦旗,上面绣着七个褪色的大字:
**“人民的好医生”**
风吹进门缝,轻轻拂动布角。
就像某种无声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