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每一个坚持记录事实的普通人心里。
他们在北极村停留了五天。
期间,“赤脚云”系统首次实现极寒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十一名义诊医生共接诊牧民两百余人次,发现两名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立即启动远程会诊机制,由华西医院专家制定手术方案;另筛查出三例早期肺结核患者,及时隔离并发放免费药物。所有诊疗记录实时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不可篡改,永久可溯。
临行前,一位老猎人拉着李言诚的手说:“以前我们不信医生,因为来的都是‘走读干部’,待几天就走,病历也不留。但现在不一样了,你们留下的是名字,也是信任。”
李言诚望着远处雪山,轻声回应:“我们还会再来。而且,下次不会是一个人来。”
返程途中,车队穿越大兴安岭腹地。暴风雪突袭,能见度不足十米。阿?熟练操控车载导航系统,依靠北斗定位缓慢前行。车内收音机突然捕捉到一段微弱信号,竟是俄语转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正在播报一则新闻:
>“国家卫健委今日宣布,基于新发现证据,将重新评估2013年至2015年间多起‘群体性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性质,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首批涉及责任人名单中,包含原自治区疾控中心副主任赵立新等二十七人。同时,‘烛火计划’获国务院专项支持,将在三年内覆盖全国所有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去中心化医疗数据网络。”
苏婉清听着,眼角湿润。
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归名卷宗”的最新统计表:
-已恢复名誉医生:206人
-累计收集证词档案:389份
-激活“赤脚云”哨点:47处
-受助患儿完成救治:63名
-新增主动联络失踪医者:14人
而在文档末尾,她新增了一行备注:
>“赵雪峰同意加入烛火联盟,担任北方疫病预警首席顾问。其女儿赵晓雯,原辍学务工,现已被‘归名奖学金’资助,报考哈尔滨医科大学。”
车轮碾过积雪,发出沉闷的声响。
夜幕降临,他们在一处林场临时驻扎。李言诚独自走到屋外,仰望星空。漠河的天幕清澈无比,银河横贯苍穹,仿佛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
他掏出手机,点开林知远最新的康复日记。这位曾沉睡十二年的师兄,如今已能独立行走,每日坚持书写回忆片段。今天的内容只有短短几句:
>“我记得父亲常说,医生的笔比手术刀更重。因为它写下的是生与死的定义。
>我也曾害怕动笔,怕写错一个字,害了一个命。
>但现在我懂了,真正可怕的不是写错,而是没人再敢写。”
李言诚合上手机,深吸一口寒气。
他知道,这场战争的本质,从来不是揭露某几个人的罪行,而是重建一种信念??让人们相信,真实值得守护,良知不该沉默,每一个微小的记录,都是对抗遗忘的武器。
第三天,他们抵达加格达奇转运站。
在这里,他们意外收到一封匿名信件,没有寄件人,仅附一张泛黄照片:一座石桥横跨溪流,桥栏刻着“清水河桥”四字。背面用红笔圈出桥墩底部一处裂缝,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第二个排水口,朝南。他也留了东西给你。”
李言诚怔住。
这字迹,竟与父亲略有相似。
他立刻调转方向,奔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清水河林场。那里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批支边医生的集结地,后来因一场山洪冲毁道路,整个医疗站被迫撤离,资料尽失。
两天后,他潜入桥底,在冰冷刺骨的水流中摸索许久,终于摸到一个嵌入混凝土缝隙的金属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手抄医书,封面写着《赤脚医鉴》四个毛笔大字,扉页落款:
>“1972年夏,李修远、陈守仁、古丽娜之父、赵雪峰之师共撰于草原帐篷。”
原来,这些被时代碾碎的人,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相遇。
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基层常见病的土法治疗、疫苗保存技巧、野外急救流程,甚至包括如何识别劣质药品的简易方法。更重要的是,最后一页夹着一张合影复印件:四位年轻医生站在简陋卫生所前,肩并肩笑着,背后黑板上写着一句话:
>“哪怕只剩一人看病,也要守住医道。”
泪水无声滑落。
这一刻,李言诚终于看清了父亲那一代人的背影。他们不是英雄叙事里的悲壮牺牲者,而是日复一日在泥泞中播种希望的普通人。他们知道风暴终将到来,却依然选择种下第一颗种子。
回到城市后,“烛火计划”正式接入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试点工程。首批三十个“流动智慧诊室”投入运行,配备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