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雪涧师破佛得珠 王杏庵捐家造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福布施。
    第八曰平等无分别布施。
    第九曰不望报布施。
    第十曰华严出世问法布施。
    《金刚经》偈云:
    宝满三千界,资持作福田。
    惟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
    持经取四句,与圣作良缘。
    欲入无为海,须乘般若船。
    前说十布施,俱从大藏诸经《法苑珠林》中集来,如不细细分解,如何破得众生悭贪。就是梁武帝舍身同泰寺,用面作牺牲,持戒不杀,筑塔讲经,达摩祖师也只说是人天小果,不能成佛。后来私受了魏将侯景,贪这一座城池,害了百万生灵,饿死台城,不保身家,也只为布施二字不曾讲得明白,反生障碍。今日借王杏庵善士、雪涧和尚说法。这一回是此书渐入究竟,化色归空,去了空圆寂不远,只得借佛经上语录略略指点:困何说无住相布施?世上万般种种有相,把自己的财物施与他人,岂不是忘了我相?不免心里有些打算:今日舍了多少,明日该有多少功德。只此一念,认真布施便落了色相,就是妄想,那有功德?因此《金刚经》说,无住相布施。不在我舍得金银七宝,饮食供养,即从我色声香味触法,自己六根里的色像扫净,才叫做布施。因此释迦佛弃了国土、妻子,成佛度世,才得了个无住相——即是无人相、我相、众生寿者相,就是舍尽头目脑髓,我心中并不曾有个布施功德,岂不与虚空一样。此乃是第一等布施。
    如何说无尽功德布施?施有五种:有财施,有心施,有随时施,自手施,有如法施。当日如未出家,有姨娘摩河波提思慕如来,手织金色绒旄一件,要施与如来,成其功德。
    如来不受,叫姨娘施与众僧,婆提不肯,亲向佛说:“自佛出家,常常思想,因此手织此旄,惟愿如来垂悯领受,成我愿力。”如来说:“姨母爱我,不为布施,施与众僧,其福乃大。”若将爱物施与所亲,并无功德。富贵之人施一千金,心高意慢,反不如贫人施一文钱与乞丐,还可得福。固此,阿育王固小儿持取地上一块土奉佛,得成阎浮提王功德。如使大人,虽以多土施佛求福,反无功德。可见施从心生,不在于物,此为无尽布施。
    如何是广方便布施?事无大小,只在利人,功无大小,只在舍心。我有权势财物,行得几件善事,除害安民,报答朝廷,将顺父母,固是方便;就使身是穷民,无一物可施,与人方便一言,方便一事,也是布施。即如行路时,一块石片碍着行走,也要取来抛了,路旁荆棘牵人衣服,也折来净路,借人书物不肯污坏,惜人车马不敢吝惜,放蛇救雀,体惜大马,俱是布施。俗说广行方便,就有陰骘在内,岂无功德?
    如何是得大果布施?有因有果,自是三世的感应,一毫不爽。只怕有心求果,其果反校如有一人,专敬三宝,舍其家私,自己父母兄弟却去争取财物,不知孝养敬顺;有一人建立道场,作食施僧,见有贫人乞化,呵骂驱出,不济一文;有人雕佛造像、修寺建塔,却与人争田放债、兴讼结冤等等,布施反成痴暗。我佛谓之颠倒作善,有祸无福;即有小果,享完福报,还入地狱,以苦偿罪。
    如何是广长舌布施?佛说;“比丘、比丘尼等,多闻智慧。”能以佛法曲为宣说,或使人书写刻布,是名法施,又名大导师。众生闻法爱此施的,化他断除咳心,来世便得上好色相。化他慈心戒杀,来世使得长寿命。化他开心施舍,来世得权位大力。化他不窃取人财,来世自多财宝。破人愚痴,来世便得无碍辨才。因此法施胜于财施,如佛以广长舌生青莲花一般。
    如何是忍辱受恶鬼布施?我本敬他,他却慢我,我本加恩,他却成怨,无礼增慢,诃骂横加:此是前世冤业,不可理说,更加恭顺,起大悲心。《金刚经》说:“忍辱波罗密,便是成佛法门。”经说,罗刹化身向舍利佛求化佛目,佛说:“凡所希求,无不可施,此眼岂得舍的。”罗刹恶鬼说:“汝要成佛,自云能舍,一目腥秽,尚不能舍,如何得道?”舍利佛便许将左目任其剜龋罗刹得眼,复向佛骂:“汝眼腥臭,殊不可用!”即在佛前唾弃践踏,呼来喂狗。舍利佛略无怒色,所施之眼,转复光明。又,帝释试佛,化鹰逐鸽,鸽乞哀如来,投怀求救,鹰化人言向佛啼饥。佛已许救鸽,无肉啖鹰,因许割肉代鸽,量鸽轻重,以饱鹰腹。帝释神通,啖佛将尽,尚未满足,如来任其所啖,全无怨色。帝释遂现原身,皈依顶礼,受菩萨戒。此为忍辱恶鬼布施。
    何为戒非理布施?世人有身在大位,为帝王卿相,崇信佛法,不知从心上慈悲布施众生,’却去横敛民财,严刑搜括,或使百姓卖儿贴妇,敲骨剥髓,取将财物供养施舍。梁武造塔,每日交兵:石勒信佛,心喜杀戮;此乃杀人布施,无益功德。又有不择邪正,妄信傍门。譬如一块良田,不种五谷,认著作苗,将贼作子,此为乱法布施,终不得报。
    何为平等布施?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