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农民可以看到自己的数据如何帮助他们提高产量、优化销售策略,甚至可以用来申请贷款或保险。”
林泽宇眼前一亮:“这个思路很好!我们可以和农业金融机构合作,将AgriMind的数据作为信用评估的一部分,帮助农民更容易获得贷款。”
“是的。”王薇点头,“农民的数据,如果能成为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工具,他们自然会更愿意使用AgriMind,并主动维护数据的准确性。”
陈远飞在电话中听到这个想法后,立刻回应:“我们可以在后台开发一个‘数据资产报告’模块,每月自动生成一份报告,展示农民的种植情况、产量趋势、市场预测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他们与银行、保险公司的沟通凭证。”
“非常好。”林泽宇点头,“我们还可以与本地农业银行合作,推出‘数据信用贷款’计划,让那些长期使用AgriMind的农民,更容易获得低息贷款。”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团队内部立刻展开行动。技术团队开始搭建数据资产模块,市场团队联系当地金融机构,而内容团队则开始准备农民教育材料,帮助他们理解数据如何成为他们的“隐形资产”。
几周后,在乌克兰顾问站,李然组织了一场“数据与金融”主题的农技交流会。会上,一位年轻的农场主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用了AgriMind半年,系统记录了我的种植数据,后来我拿着这份数据去银行申请贷款,没想到银行很快就批了,而且利率比别人低。”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几位原本对数据隐私有疑虑的农民,也开始认真地听讲。
“数据不是秘密,而是财富。”李然在会上总结道,“AgriMind的目标,不是让我们掌握农民的数据,而是让农民掌握自己的未来。”
与此同时,在巴西,安娜?席尔瓦也在推动类似的合作。她与当地一家农业保险公司达成协议,允许农民通过AgriMind提交种植数据,用于申请定制化的农业保险产品。
“这对小农户来说尤其重要。”安娜在报告中写道,“他们过去很难获得保险服务,但现在,只要他们在App中上传自己的种植记录,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一份风险评估报告,供保险公司参考。”
林泽宇看完报告后,心情激动。他知道,AgriMind正在从一个工具,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改变农业生态的平台。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提供信息。”他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说道,“我们要让AgriMind成为农民与市场、与金融、与未来之间的桥梁。”
王薇点头:“是的,科技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先进,而在于它能为普通人带来什么改变。”
夜色渐深,办公室里依旧灯火通明。林泽宇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夜景,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AgriMind的全球旅程才刚刚开始,但每一步,都在为农业的未来铺路。
“科技必须与人文结合。”他轻声说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农业,改变农民的生活。”
王薇走进来,轻声问道:“在想什么?”
“在想,我们还能为农民做些什么。”林泽宇笑了笑,“也许,这只是开始。”
王薇点头:“是的,每一步,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