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偶遇岳父大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析报告以及家长访谈摘要,并附上一份个性化支持方案:每周两次心理辅导、每月家庭探访、建立“成长伙伴”制度,由陈思媛等志愿者轮流陪伴学习与生活。
    三天后,朵朵退烧返校。她走进“心灵书角”时,脚步还有些虚浮,但眼神已经清明了许多。她径直走向袁婉青,递上一本新的图画本。
    翻开第一页,是一幅水彩画:病床上的自己盖着蓝格子被子,窗外飘着雪花,而袁婉青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封信,头顶上方,那颗黄色的星星重新亮了起来,光芒穿透乌云,洒在两人之间。
    画的下方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那天晚上,星星回来了,因为老师来了。”**
    袁婉青看着看着,眼泪无声滑落。她将这幅画小心取下,装进相框,挂在了“心灵花园”纪念碑旁新设的“希望墙”上。墙上已有数十张学生的画与信,像一片片羽翼,托起这个空间最柔软的重量。
    与此同时,“纸船节”的筹备进入最后阶段。今年的主题定为“写给未来的自己”,全校学生都被鼓励写下对一年后、三年后甚至十年后的期许,折成纸船放入喷泉。袁婉青特意设计了一个“时间胶囊”仪式:所有纸船将在春季解冻后打捞,由下一届学生朗读并回应。
    然而就在活动前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平静。
    一封匿名举报信出现在校长信箱中,指控“心灵花园”项目涉嫌“传播非主流价值观”“过度强调情绪宣泄”“诱导学生质疑家庭权威”。随信附有几张截图,是某些学生在匿名树洞账号发布的言论,诸如“我觉得爸妈根本不理解我”“活着好累”“如果我也消失了,会不会有人难过”。
    舆论迅速发酵。本地论坛出现标题为《一所小学正在教孩子“抑郁美学”?》的帖子,引来大量争议。支持者称其为“人性之光”,反对者则指责袁婉青“用悲情绑架教育”。
    压力如潮水般涌来。校长召开了紧急会议,几位资深教师委婉表示担忧:“袁老师的理念很好,但是不是太理想化了?现在的家长更关心成绩,不是心理。”
    那天晚上,袁婉青独自坐在空荡的礼堂里,面前摊着那份举报材料。灯光昏黄,影子拉得很长。她想起多年前初入职时,也曾因坚持带学生读诗而被批“不务正业”;想起林小雨最后一次交来的作文,题目是《我想变成一朵不会凋谢的花》,却被语文组长批为“消极颓废”。
    手机震动起来。是李珞。
    “别理那些声音。”他说,“你知道你做的对。”
    她苦笑:“可如果连学校都开始动摇,孩子们怎么办?他们好不容易才敢开口说话。”
    “那就让他们说得更大声一点。”他的声音坚定,“你不是一直说,倾听是最温柔的反抗吗?”
    她抬起头,望向礼堂尽头的舞台。那里原本准备用来播放“纸船节”宣传片的屏幕,此刻漆黑一片。
    第二天清晨,她没有去办公室,而是带着摄像社的学生来到“心灵花园”。她让孩子们打开镜头,面对镜头,她只说了几句话:
    “我知道有人觉得,谈论痛苦会让它变得更严重。但我想告诉你们,掩耳盗铃从来治不了病。真正的坚强,不是假装快乐,而是敢于说出‘我不快乐’。我们建这个花园,不是为了制造悲伤,而是为了让那些早已存在的悲伤,不再孤独。”
    她转身指向纪念碑:“这上面刻着‘你的心事,不会沉没’。这不是一句诗意的装饰,而是一个承诺。如果你愿意倾诉,我们就在这里;如果你需要帮助,我们就伸手;如果你只是想安静地坐着,我们也陪你。”
    视频上传后,二十四小时内点击量突破十万。评论区涌进来无数留言:
    >“我女儿去年跳楼了,要是早看到这样的学校,也许她还能多撑一天。”
    >“我在重点高中,每天凌晨两点睡,六点起,没人问我累不累。看到这个,我哭了。”
    >“袁老师,我也是小时候没人听我说话的孩子。现在我当了爸爸,我要带儿子去看这座花园。”
    更有十余位已毕业的学生自发组织“回信行动”:他们写下当年未曾寄出的心里话,寄回母校投入“心灵信箱”,并附言:“请转交现在正在挣扎的你们??你们不是一个人。”
    风波悄然平息。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宣布:“‘心灵花园’不仅是学校的荣誉,更是我们的责任。任何试图削弱它的声音,都是对我们教育初心的背叛。”
    “纸船节”如期举行。那天,天空湛蓝,喷泉重新注满了清水,映着阳光波光粼粼。上千只纸船漂浮其上,五颜六色,载着稚嫩却真挚的愿望:
    >“希望明年我能主动跟同学说话。”
    >“我想让妈妈抱我一次。”
    >“我想成为像袁老师那样的人。”
    >“我希望死去的奶奶能看见我考上初中。”
    王朵朵的纸船最小,却是最精致的一只。她用云南寄来的手工纸折成,船身画着一颗星星,里面只写了一句话:
    **“我想记住妈妈的样子,但不再害怕醒来。”**
    袁婉青将它轻轻推入水中,看着它随波荡漾,最终与其他船只汇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活动结束后的周末,她收到了一封来自监狱的信。寄件人署名:周海生,林小雨的父亲。
    信很短:
    >袁老师:
    >
    >我在狱中读到了《纸船不沉》。原来我的女儿,曾经那么努力地想活下去。她留下的每一封信,我都看了。她说她恨我酗酒,但也写道:“爸爸醉倒时,我还是会给他盖被子。”
    >
    >我对不起她。但我现在每天都在抄写她写的诗,一遍又一遍。狱警允许我把这些诗集寄给您,如果您愿意,能不能放进“心灵花园”?就当……替我陪她看春天。
    >
    >此致
    >一个悔恨的父亲
    袁婉青读完,久久不能言语。她将这封信复印了一份,放进林小雨的纪念档案袋,原件则回寄了一张照片:紫藤花开的照片,下面写着:“她种下的种子,正在开花。”
    冬天最冷的那夜,她梦见了林小雨。女孩站在纸船上,笑着对她挥手,身后是无数孩子提着灯笼走来,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一封信。
    她醒来时,窗外仍在下雪。但她知道,泥土深处,根系正悄然蔓延,向着下一个春天。
    她打开电脑,新建文档,写下新书的标题:
    **《未完成的信》**
    第一行字是:
    “每一个没能说出口的‘我爱你’,都会在某个角落,以另一种方式抵达。”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