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恪见天儿的便跑去和刘长子沟通交流,但老实说,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收获。一方面,刘长子警惕性比较强,基本都不接他的茬儿;二方面,刘长子对他始终有敌意,哪怕只聊家常,都带着几分小心和抗拒。后来,张恪刻意聊些武学方面的事情,想着这种话题,对方总该有兴趣了吧?谁知道,自己明明很实诚的,刘长子却觉得他只是在吹牛逼。这让张恪都有点受伤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安顺城内外,暂时陷入了平静。朝廷一方,不再浪费力气,在外面做过多的骚扰动作,因为没有什么用。而叛军方面,也乐得如此,他们专心致志地待在城内,操练着军马,等待决战。
对张恪来说,唯一奇怪的事情,便是他早就向朝廷申请火器支援了,却迟迟没有送过来。他为此又行文催促了几次,但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任何消息。虽然暂时不急着用,但这事儿终究还是有些不寻常的。因为不管怎样,西南平叛目前绝对是朝政的优先事项的,怎么会耽搁这么久呢?再说,无论是升平公主还是陈庆之,大家关系这么好,对于自己的事情,也不大可能会敷衍以对的。莫非,京城,出了什么事?
视线转回京城。陈庆之再一次来到火器营。自接到张恪申请火器支援的报告后,陈庆之已经多次来此催促了。本来以为这个事儿,并没有那么难办的,只是没想到,快半个月了,事情还是没办成。
当初,皇帝出于忌惮之心,不愿意将火器交予旁人,而是想要派亲近之人自己去掌管。为了此事,皇帝还几乎跟唐家翻脸。最终,还是皇帝的强势,迫使唐家妥协了,将有关火器的一切,上交给了皇帝。而后,便有了火器营。皇帝自然是不可能亲力亲为地去看着这个部门的。最终,火器营的主管是由内廷大总管汪直兼任的,但实际负责其日常事务的,则是赵无极。
本来,陈庆之以为这种事儿,跟汪直打个招呼也就成了,毕竟他是火器营的主管嘛。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便只是派了个人过去和汪直打了个招呼,请他酌情安排。没想到,手下却回来报告说,事情没办成。陈庆之一听,刚开始还误以为是汪直不满意他只派个手下去的缘故,于是便亲自上门去拜访。谁知道,汪直告诉他:陛下在成立火器营的时候,便下过旨意。任何一件火器,在出营之时,都必须经由皇帝亲自批复,否则便不予放行。
事儿呢,倒是问清楚了,但问题却还是没有解决。因为如今的皇帝,依旧处于昏睡之中,没办法给他批复。为此,陈庆之又去找升平公主。杨静姝自然不会不批准,可是,火器营的副主管赵无极却以不符合皇帝为火器营立下的规定为由,拒绝了他。陈庆之为此,当然是很不满的。可是,却也奈何不了对方,毕竟人家是遵从皇帝的旨意行事的。而皇帝虽然失去了意识,但他又不是不在了,难不成要他赵无极抗旨。特别是像火器这么敏感的东西,谁敢违规取用了?不用说火器了,即便是有谁违规持有铠甲、强弩等军用品,那都会被视为谋反的。所以赵无极拒绝此事,那也是理直气壮的。虽然,从品秩上讲,陈庆之大了他好几级,可是,火器营还真不归陈庆之所管辖的,甚至于监国公主殿下杨静姝的亲自过问,也都不好使。
所以,虽然张恪几次行文来催促,但这事儿却愣是办不成。除非推翻皇帝的旨意,强令火器营办理此事,可是,谁来担这个责儿呢?没办法,陈庆之不得不几次屈尊,来找赵无极交涉,不过,今日,他再次铩羽而归了。
在陈庆之骂骂咧咧的离开火器营后,赵无极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没想到,堂堂人朝兵马大元帅,居然拿自己毫无办法,甚至还屡次三番对自己低声下气的,爽啊!其实,给他们一些火器,也没什么。毕竟他们是有正当用途的,做好相关记录也就行了。再说,连升平公主都发话了,自己哪会有什么责任的?之所以这么硬顶着,就是不愿意放出来,这还是出于宁王殿下的授意的。宁王不希望西南地区的事情,太快就解决了。甚至于他希望叛军能够给张恪等人制造更多、更大的麻烦和困难。而且若是叛军“争气”一点的话,“不小心”打败了张恪他们,那对宁王来说,便有了理由,好好的声讨一番当初支持张恪的杨静姝、陈庆之、唐龙、郭守敬等人了。即便不能因此就把他们怎么样了,但这些人声望大跌是肯定的。
宁王的这些政治算计,赵无极自然只能配合。只不过,他觉得这个事儿,找借口拖一拖,还是可以的,但最终怕是还得要把火器给到张恪的。平定叛乱这个大目标,肯定是不会变的,对朝堂上的一众官员而言,无论其政治理念、立场如何,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会希望西南地区恢复如初的。他们是不可能愿意看着叛军真正的挑战到朝廷的威严的,因为那也等同于在挑战他们的权威。难不成眼睁睁的看着一帮流民真的就这么改朝换代吗?那自家的利益还怎么有效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