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难道要“功亏一篑”?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守住大唐的根基。
    一名年轻的唐军士兵,原本是灵武边军的一个农民,接受了张天望的特训成为了精兵营的一员。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规模战斗,内心既有恐惧也有兴奋。
    他的双手因为紧握长刀而微微发抖,他听到战友们在他身边不断倒下,那些熟悉的面孔转瞬间变得模糊,消失在血泊中。
    “杀啊!”他咬紧牙关,高喊着冲向叛军,长刀刺穿了一个敌兵的胸膛,但几乎在同一时间,他也被一支弩箭射中肩膀。剧烈的疼痛传来,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为了唐军的胜利,为了长安的安稳,他不顾一切地继续战斗。
    就在他即将倒下的时候,身旁的战友将他一把扶住,拖到了后面,自己冲上前去依然在前赴后继,向着叛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唐军中不少老兵,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早已习惯了生死之间的徘徊。可即便如此,这场战争的残酷依然让他们感到心力交瘁。鲜血、断肢、哀嚎声与死亡气息混杂在一起,使得战场变得如同炼狱。
    史思明观察着这一切,他清楚自己的布置已到了极限,唐军的攻势凶猛异常,防线一步步崩溃,他的士兵已经疲惫不堪,战斗力渐渐减弱,士气也因长时间的作战而低落。
    不过长安毕竟是一座经营了近百年的城池了,易守难攻,史思明还是有顽抗的勇气的。
    其实当时的李隆基如果不是弃城而逃,长安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地落入敌手
    “将军,东城门也被攻击,说明援军怕是被仆固怀恩打退了,不然这么大的动静,后方早就知道了。”一名副将忍不住低声说道。他眼中充满了疲惫与绝望。
    “不要胡说,乱军心者斩!”史思明拔出了自己的佩剑对准了副将,副将吓得后退了几步。
    这时长安的百姓们听到了动静,纷纷来到了街上,他们这近一年的时间受够了叛军的欺辱和压迫,听到张天望的王师来了,都异常喜悦,一些胆大的百姓抄起扁担、菜刀、锄头之类的农具朝着叛军士兵冲了过去。
    “父亲,我们投降吧,没机会了!”史朝义跪着抱住了父亲的大腿。
    史思明眉头紧锁,内心也开始动摇,局面已经开始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了,但他不敢放弃抵抗,他知道自己做出的事情是足以诛九族的,其他人投降了都有机会,只有他,一旦投降了就再也没有机会。
    历史上史思明还真投降了,只不过投降了又再次反叛,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最后也是被儿子史朝义给杀了。大唐这段时间的历史啊,说来也是有趣,三个深刻影响历史走向的人,还都挺“父慈子孝”的,这个盛唐的时代啊!
    张天望他们听见了城中的百姓也响应唐军的攻城,大喊“大唐万岁”,无不泪流满面。
    韦见素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圣上,百姓们还是心向大唐的!”
    李泌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心系百姓!我太宗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要爱民如子。”
    这时张天望听到身后有人喊他:“皇爷爷,皇爷爷!吐蕃人!吐蕃人打来了,距离我们仅有五十里之遥。”
    大家回头看着广平王,心中顿时一惊。
    “五十里?”韦见素脸色瞬间变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打过来啊,怎么偏偏这个时候。”
    张天望也大吃一惊,眼见得就要攻下长安城,怎么吐蕃人会在此时出兵,难不成这次光复二京的计划真的要功亏一篑了吗?
    顿时张天望感到胸口一阵剧痛,随后吐血,坠下马来。
    高力士见状慌了,与广平王一起连忙搀扶,李泌也赶紧下马,看了看张天望的状况,然后对高力士说,“我进献的丹药带着了吗?”
    高力士闻言连忙去营帐里寻找,翻箱倒柜的时候两只手不住地颤抖。
    李泌对韦见素说,“韦大人,你马上封锁消息,圣上病倒和吐蕃人即将到达的事情,千万不能让将士们知道!”
    韦见素点了点头,“可是吐蕃人……咱们怎么办呢?圣上又突然咳血,难道我大唐的国运就要如此了吗?”
    这时高力士着急忙慌地跑了过来,手上拿着一粒丹药,连忙给张天望用水喂了下去。李泌给他搭了搭脉,轻轻舒了一口气,然后起身上马,“好在将士们忙于攻城,没有看到圣上病倒,我去找张巡大人,你们带着圣上和这些亲兵慢慢往长安城靠近,留下后卫军殿后,以免被吐蕃军队侵袭到。”
    广平王抬头看着李泌,眼神坚定地说道:“李大人你且去,这里交给我吧,我来安排。”
    李泌点了点头,打马直奔张巡的将旗处。
    见李泌来了,张巡连忙道:“李大人,是圣上让您问攻城的进度如何了吗?我观敌军只是在负隅顽抗,再有一两个时辰我们就能把长安夺回来了!”
    李泌摇了摇头,“不行,张大人,您能在半个时辰拿下长安城吗?”
    “很难啊,如果把兵力全压上去,伤亡比例会很高;即使这样,半个时辰拿下了长安,清剿残兵,打扫战场,也需要很长时间。张巡听到李泌这么说,顿时感到情况有变,拉着李泌到了私密处,“李大人,是不是后方出什么事情了?”
    李泌也压低了声音:“吐蕃人的军队出动了,也就半个时辰就打过来了。”
    “什么?怎么会这样,明明就要得手了!”张巡捶胸顿足道:“上苍啊!为什么不多给我们一点时间!”
    李泌拍了拍张巡的肩膀道:“张大人,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只要吐蕃人的军队没到,我们还有机会。”
    张巡眼睛一亮,“这么说,李大人是有迅速拿下城池的妙计了吗?”
    李泌摇了摇头:“攻城之事,我无计可施,只是我想,事到如今,只能对史思明劝降了。”
    “劝降?他一个败军之将……”张巡叹了口气,知道这也是无奈的事情,“唉,这么做可行,只要他答应我们就能迅速接管城池,然后利用长安城坚,汇合仆固将军的朔方军,击退吐蕃人。”
    “是,张大人,你是这次光复长安的总指挥,劝降的事情还需要你来做,你记住,只要史思明同意投降,那么不但可以留他性命,甚至可以让他当河东的节度使,稳住他。”
    张巡深吸了一口气:“李大人,张某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大局的,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城头劝降!”
    “张大人,大唐的国运和安慰均在你的身上,拜托了!”李泌深深地行了一个礼。
    张巡握住了李泌行礼的手,点了点头,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