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只能委屈委屈陛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太子之事,以便让金吾卫协助暗查。”
    李世民相信两个老臣,这都是跟他南征北战,走玄武门过来的,如果他们都不能信任,那还能信任谁了。
    房玄龄那边没有遗漏,那么事情只可能出现在晋王身上了。
    “稚奴终究是太过年幼了些。”
    李世民很快就定下了基调,年轻人心思漂浮,不知事以密成,言以泄败的道理。
    想想也是,昨日稚奴还去见了武才人,大概是把此事也进行了告知。
    李世民倒没有怀疑武才人,他清楚武才人是想通过稚奴,走出这如同牢笼的后宫。
    当初武才人入宫,不也是为了保全自身不受家族欺辱。
    李世民虽有自己的密探,但终究跟后边大明锦衣卫不同,不能完全掌控,因此推断是晋王出了事,却也不知从谁那里漏了。
    现在太子有了动作,暂且也没时间去仔细查探。
    不多时,内侍张阿难就让人带回了消息。
    “大明宫未有动静,长安城内太子潜兵,正义太子教令,要强行接替右金吾卫。”
    李世民听完消息后,略微沉吟。
    因为他不知道太子到底要怎么做,是彻底撕破脸皮?
    如果是这样,那大明宫必然有所动作。
    大明宫看似占据高低,实则也是李世民最为关注的地方,虽说有神武军镇守,但因为修建的关系,引入了大量工匠。
    李世民自然顺手安排了许多细作潜入其中,随时监察大明宫的动静。
    现在太子只是让潜兵浮动,而大明宫不动,显然没有要大动干戈的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9章:只能委屈委屈陛下了(第2/2页)
    没错,对于李世民来说,让他忌惮的,只有藏在大明宫的火炮。
    长安城里的潜兵算不得什么,没有火炮对于他来说什么都不是,连皇城都攻不进,又何谈大内宫廷。
    长安最坚固的城墙不在外城,而在内城。
    三万兵将,没有攻城器械,只需要皇城大门一关,便没了作用,可随意围剿。
    “陛下,想来是太子明白潜兵已被发现,因而干脆浮出水面。”
    房玄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得到了长孙无忌的认可:“这或是太子示威,陛下让晋王以右金吾卫查探,则太子便将潜兵由暗转明,强行接替右金吾卫。”
    “亦或是对晋王的震慑,显然晋王之事,已被太子所知晓。”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也是这么想的。
    根据传来的消息,太子动手是右金吾卫,而左金吾卫大将军是李勣。
    掌长安县治安的左金吾卫李勣那边,尚且没有任何动静。
    只是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太子把右金吾卫给夺了?
    这让李世民有些不甘心,或者说感觉自己丢了脸面。
    房玄龄是个贴心人,察觉到了陛下的想法,他自然不想是在这个时候陛下跟太子翻脸。
    太子那边没法沟通,那就只能委屈委屈陛下了。
    便道:“陛下,这右金吾卫将军陆仝,本就是听命于太子,且晋王于右金吾卫掌控极少,如今又逢太子大量潜兵。”
    “现晋王事露,定然使得太子心中生有怨气,如今局势不易,西突厥刚灭,损耗颇大,正是我大唐盛世最好时机,当先以稳定为主,增强国力。”
    “且太子重视法度,即便是掌万年县,也不会胡作非为,不若默许此事,也好维持平稳。”
    稳定大于一切,这是房玄龄的看法。
    他年岁大了,是真不想太过折腾了,尤其是前段时间偶然风寒,都感觉差点没扛过来。
    身体越来越差,犹如风中烛火,哪还经得住大风大浪。
    思来想去,只要太子那边不翻脸,优势总会往陛下这边增长,等到时机一长,陛下年迈,局势逆反,太子能顺利登基,大唐亦可避免一场内乱。
    房玄龄这说法,给了李世民台阶下,只是也不那么满意。
    长孙无忌适时道:“陛下,太子夺了右金吾卫倒不算多大事,只是这原本的右金吾卫将士们,难道就此还乡?”
    “依臣所见,不若是让这些原本的金吾卫,依旧在职,而太子之兵,也入金吾卫,如此左右参杂,一是反以之监察太子之兵,二可让太子难以顺心应手。”
    “届时太子也需忌惮金吾卫将士,便无法完全掌控万年县。”
    长孙无忌几乎明确表态支持晋王,这一点,恐怕太子已经知晓了,因此长孙无忌自然要多想办法,压制太子。
    现在看机会不大,但以后呢。
    太子现有六万兵马,三万大明宫,三万长安城万年县。
    看似是太子吞并右金吾卫,可右金吾卫这么多人,好歹加上备军也有两万余,太子哪能全部掌控到,这就反而把太子三万兵马给牵制住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