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些奇怪的是,房玄龄却没有开口的意思,好像是默认了此事。
    其实房玄龄也知晓,别看魏王得陛下偏爱,实际上很难上位。
    以前或许很有可能,但现在不行。
    勾结突厥这等事情,虽说是清河崔氏崔文心已经承担下来,但明眼人都清楚,魏王必定是勾结其中。
    连自己的国家子民都能出卖,这样的人,如何等承担社稷之重。
    把大唐交给魏王,对于天下臣民来说,是灾难,亦是大唐的悲哀。
    反观晋王,至少还算仁义孝顺。
    且房玄龄虽跟五姓七望有所来往,但毕竟房家人口凋零,跟五姓七望这样的世家大族比之,相差深远,没必要牵扯这么深。
    是以晋王为太子,对于房玄龄乃至房家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李世民闻言,短暂思索一番后道:“行,也让稚奴见一番世面。”
    这句话,几乎就奠定了李治继承太子的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治参与进去,就是大功。
    这样的功劳,在往后评选太子上,必然是大助力。
    定下基调后,李世民跟长孙无忌,房玄龄商议细节。
    说来也不复杂,主要是怎么避开李承乾的火炮。
    六万神武军不算什么,关键在于火炮。
    但只要李世民退出太极宫,太子火炮的用处就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6章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第2/2页)
    即便是攻破了玄武门,抓不到李世民,没法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能如何。
    火炮的利弊,现在都已经清楚,太子手中的火炮不可能轰平整个长安。
    说得再过分一些,哪怕是长安的二十万禁军不够,李世民也可以暂离长安。
    起大唐之兵,尽攻太子。
    难不成太子还能把整个大唐都给打下来不成。
    这就是李世民的底气。
    只要下定决心,便可以调动天下之兵,围剿太子。
    火炮再厉害,也不可能打下数十万兵马。
    若是太子占据辽东还很麻烦,但如今太子在长安,便是孤军深入。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一直没有对太子忌惮,却没有动手的原因所在。
    说起来,李世民还是希望,太子现在有自保之力了,可以安安稳稳的等候继承。
    但现在,显然已经是不可能了。
    朝会散去了。
    长孙无忌回府,叫来长子长孙冲。
    “冲儿,”长孙无忌神色严肃,目光如炬地盯着长孙冲。
    “如今长安局势,已到千钧一发之际。太子李承乾拥六万神武军,更有火炮利器,意图谋反,陛下与我等正谋划应对之策。”
    长孙冲心中一惊,虽早听闻一些风声,但此刻从父亲口中得到证实,仍不免感到震惊。
    “父亲,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太子势力如此庞大,还有火炮,怕是不好对付。”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道:“陛下已决定暂退太极宫,避开太子火炮锋芒。而我等商议后,认为晋王可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此次让你去交好晋王,便是为大局考虑。”
    “交好晋王?”长孙冲有些疑惑,“父亲,为何偏偏是晋王?魏王在陛下心中也颇为受宠,而且”
    “住口!”长孙无忌打断长孙冲的话,语气严厉:“魏王勾结突厥之事,看似崔文心承担罪责,但陛下心中岂会不明白?此等出卖国家子民之人,如何能承社稷之重?且若魏王上位,五姓七望势必再起,关陇门阀多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这不是我等愿意看到的。”
    长孙冲这才恍然大悟,连忙低头道:“父亲教训得是,孩儿明白了。那晋王仁义孝顺,若能交好于他,日后”
    “不错。”长孙无忌神色稍缓:“如今太子谋反,一旦事败,太子之位必然空缺。晋王若能在此事中建功,继承太子之位便大有希望。你去交好晋王,不仅是为家族考虑,更是为了大唐的未来。”
    “孩儿定不负父亲所托!”长孙冲坚定地说道。
    “你且听好,”长孙无忌凑近长孙冲,压低声音:“如今陛下已同意让晋王参与此事,这是大功一件。你去见晋王,告知他如今大变在即,让他做好准备。同时,向他表明我们长孙家愿全力支持他的态度。但记住,言语要谨慎,不可太过张扬,以免引起他人注意。”
    长孙冲认真地点头,将父亲的话牢记于心。“父亲,那我何时去见晋王?”
    “明日一早便去,此事刻不容缓。”
    长孙无忌目光深邃,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色:“局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抢占先机。见到晋王之后,要随机应变,若他有任何需求,只要不违背原则,都可尽力相助。”
    长孙无忌心里感叹,当初让儿子交好晋王,其实他还真没想过,晋王会有夺嫡成功的一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