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长孙无忌:陛下少管太子为妙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东宫正殿。
    虽然尸体已经被拖了出去,但依旧还有淡淡的血腥气。
    杀了纥干承基后,李承乾并没有离开。
    而是让人继续把张思政叫来。
    纥干承基是刺客统领,张思政是副统领。
    不多时,张思政来了。
    他面色有些惊慌,因为他闻到了大殿里的那股血腥气。
    刺客们都是住在同一个地方,太子召纥干承基他自然知道。
    纥干承基来之前,还跟张思政说。
    这次太子被陛下所训,他们这些人又要做事了。
    但现在他没见到纥干承基,反而闻到了大殿里的血腥气。
    “张思政,拜见太子殿下。”
    看着跪在地上的张思政,李承乾没有让他起身。
    淡淡道:“孤杀了纥干承基。”
    看着正殿里府卫,张思政悲壮道:“太子为何要杀他。”
    李承乾反问道:“我为何要杀他,你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张思政想着自己今天也会死在这里了。
    质问道:“难道是因为我们没有帮太子杀掉左庶子于志宁,所以殿下认为,这次告密的人是于志宁,就要迁怒到我们身上吗。”
    李承乾摇头道:“告密的人不是于志宁,是魏王。”
    “这件事过去了这么久,孤自然不会因此迁怒你们。”
    “孤杀纥干承基,是因为他该死。”
    张思政有些错愕,他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
    “你不知道?”
    “请太子明言。”
    李承乾仔细的看了看,确定张思政是不知道纥干承基刺杀李泰的事。
    也是,纥干承基其实嘴巴还算严实的。
    如果不是这样,历史上李承乾也不会把谋反的事情告诉他。
    只是他为了自己活命,把李承乾出卖了。
    大唐的律法很有规矩,没有功是功,过是过的说法,功劳够大,就能抵消所犯的过错。
    自首检举,也会酌情减少刑罚。
    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因为门阀。
    纥干承基告密太子谋反后,还就真的活了下来,不仅没死,还升了官,活到了五十多岁才病逝。
    “你想知道?”
    “你要真想知道孤为何要杀纥干承基?”
    “孤可以告诉你,但在你知道后,孤也会杀了你。”
    张思政当然不想死,连忙磕首道:“我不想知道。”
    “太子杀纥干承基,肯定是有纥干承基该死的理由。”
    “太子对我等一直很好,我想如果不是纥干承基做了什么该死的事情,太子是绝不会杀他的。”
    李承乾道:“孤又不是杀人取乐的魔头,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杀他。”
    “这次叫你过来,是想看看你是不是纥干承基的同谋。”
    “现在看来你不是,那自然就不用死了。”
    “孤有个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张思政赶忙回道:“请殿下吩咐。”
    李承乾想了想道:“你带二三十人,明日一早就出发,立即赶往齐州,面见齐王。”
    “告诉他,孤有事要与其协商,让他秘密赶回长安。”
    明年三月,齐王李祐谋反,跟个闹剧一样,朝堂的兵马还没到,就被齐州兵曹杜行敏抓捕。
    李承乾想要通过玄武门继承法登基,就需要壮大自己的实力。
    他跟齐王李祐的关系不错,不然齐王李祐谋反,也不会牵连到纥干承基了,曾经李承乾让纥干承基给齐王办过一些事情。
    张思政心中松了口气,至少自己不会死了。
    李承乾感到有些可笑,前身培养的这些刺客死士,一个个却是贪生怕死。
    “请殿下赐下信物。”
    “没有信物,你直管去跟齐王说便是。”
    李承乾当然不会留下把柄。
    “是,殿下。”
    “行了,退下吧。”
    张思政胆战心惊的看了眼穿戴盔甲的府卫门,这才躬身退下。
    到了殿外,才发觉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
    长安很大,大得离谱。
    87平方公里,外衔108坊,同世纪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四个古罗马城。
    常驻人口上百万之多。
    外国的使节,主要是住在西市附近。
    李世民让人把天竺使节召来问话,这一来一去,便需要一个时辰。
    含元殿中。
    长孙无忌正在劝谏李世民。
    “陛下对太子的处罚,太过于严厉了些,完全无须用马鞭抽打,可以从其他方面责罚。”
    “况且在臣看来,陛下让侍卫当着太子的面,将那些男宠,道士诛杀,已然是足够了。”
    “又何必加深责罚呢,这只会让陛下与太子之间生出间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