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教父》?《大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应不上。
    还有英国人乔治·奥威尔创作的《1984》,
    为表现底层人民的物资匮乏,用少得可怜的物资分配数字来说明当时的贫苦与匮乏,
    但就算是这样,所有人都还是有巧克力份额。
    这特喵的叫物资匮乏?
    估计,在奥威尔的眼中,再穷的人也配吃巧克力。
    只能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摄影师还不明就里,
    “陆教授,我说的有问题吗?”
    “没有。”
    陆时还能说什么呢?
    摄影师便继续忆苦思甜:“隔壁邻居是真的惨。他们买肉都要尽量买肥的,好用来炼油。猪油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
    这家伙,凡尔赛而不自知。
    小罗斯福轻咳一声,
    “别说了。”
    之后转向陆时,
    “陆教授,我们接着说刚才的话题吧。关于经济危机,你似乎反对自由经济。”
    陆时说:“政府适当干预还是有必要的。拆分托拉斯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法扭转经济的颓势,我认为罗斯福总统会进一步整顿金融市场,然后控制工业和农业生产,之后进行分配。”
    现场陷入了安静,
    几个美国人都面面相觑。
    忽然,
    “不可能!”
    小罗斯福说道:“这听上去是配给制!美国不可能实行!”
    陆时摊手,
    “好吧~我不是经济学家,说的话没有可信度。”
    他还没说凯恩斯主意的精髓——
    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改善平民收入。
    如果说出来,小罗斯福肯定当场爆炸。
    小罗斯福大概是觉得陆时的经济学水平确实很差劲,便不再问下去了,岔开话题,
    “刚才说起服务业的时候,陆教授提到了平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陆时笑,
    “上一次采访,我不让你问《颠倒》和《排华法案》。看来,你憋着一肚子不满呐~”
    小罗斯福笑,
    “我说的是服务业中甲方和乙方的平等,又不是各族裔间的平等。你硬要往那方面理解,我也没办法。”
    这小子,倒是滑头得很。
    陆时思索片刻,考虑到为之后的事铺路,遂说道:“那我来讲讲教育方面的平等吧。孔子说,‘有教无类’,指的是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
    小罗斯福还是知道孔子的,
    他说:“那是距今几千年前了,孔子确实是伟大的先哲。据我所知,欧洲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德国,也是从1619年才开始的试水。”
    陆时摆摆手,
    “这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权利,你求学,我就教;而后者是义务,你不学,我要追在你屁股后面教,还要教会你。”
    这个说法幽默,
    现场三个美国人都笑了。
    小罗斯福又说道:“据我所知,孔子还有一个观点——因材施教。”
    陆时说:“不矛盾。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嘛~”
    之后,两人在这个话题上展开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陆时又做了几个摆拍,
    采访至此结束。
    天色已暗,
    别墅和周围的环境逐渐沉浸在一片宁静的氛围中。
    天空中出现了几颗星星,为这片宁静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小罗斯福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几行:
    ——
    谈到这里,时间也差不多了。
    月光照在陆教授身上,
    他的双眼明亮,闪烁着无比智慧的光芒。
    或许,各校应该招收更多少数族裔的学生,
    因为美国是包容的。
    美利坚不朽!
    ——
    写得十分有煽动性。
    陆时看了都不由得佩服,
    心想,
    难怪对方最后会能选上总统。
    小罗斯福收好了东西,随后道:“陆教授,昨天傍晚,有个中国人到访哈佛,想为他的‘公司’聘请法律顾问。我对这件事挺感兴趣的。”
    他指的显然是司徒美堂。
    陆时好奇,
    “你为什么感兴趣?”
    小罗斯福道:“因为这个‘公司’有些特殊,在唐人街被称为‘堂会’,而我们,一般管它叫‘帮派’。能做帮派的法律顾问,应该是很有趣的人生经历。”
    陆时说:“那我祝你好运咯~”
    小罗斯福笑道:“感谢。”
    他犹豫片刻,又道:“坦白讲,我第一次见准备放弃烟馆的帮派。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属实是少见多怪,
    毕竟,“吸烟”在现代美国都快合法了。
    小罗斯福说:“陆教授,你应该不沾那些东西吧?”
    陆时点头,
    “当然。我连雪茄都不抽,酒都喝得很少。”
    小罗斯福继续道:“可惜啊……那件事在唐人街很难推行。陆教授,你有没有想过写一些相关的作品?”
    陆时怔了半晌,
    心想,
    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事呢?
    恰逢司徒美堂的安良堂要对唐人街进行改变,或许自己的作品对海外华人会有帮助。
    只不过,循循善诱式的作品效果能明显吗?
    陆时在心中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答案——
    没有效果。
    既如此,就放弃循循善诱罢。
    他决定站在司徒美堂的角度进行创作,写一个类似《教父》那样的作品。
    当然,要做出大量修改,
    因为《教父》讲的是意大利“家族”,与华人的堂会相去甚远。
    陆时问小罗斯福:
    “你准备接受那份工作吗?”
    小罗斯福不置可否,反而问道:“陆教授,你呢?你准备写相关的故事吗?”
    陆时也没回答,
    但他已经想好了,以戏剧的形式创作,
    就叫《大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