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带走一片云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另一边,沃德豪斯有些头疼,
    他其实是不太想让陆时当众表态的,
    正所谓“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私下里交流,怎么样都好说,但要是摆到台面上,容易没有斡旋的余地。
    陆时沉吟道:“我不是已经接受剑桥的邀请来演讲了吗?”
    这个回复有点儿滑头,
    学生们当然是不能接受的。
    伦敦大学联盟的学生们想挽留陆时,剑桥大学的学生们则想抢夺陆时。
    于是,两拨人七嘴八舌,
    “陆教授似乎在回避问题啊……”
    “这算什么回答!”
    “难道是还没想好吗?”
    ……
    渐渐地,这种讨论又变成了两校对骂,
    剑桥大学的学生让伦敦大学联盟的学生照照镜子,破学校凭什么跟剑桥争;
    伦敦大学联盟的学生则说剑桥大学的学生傲慢、迂腐,一定会暗戳戳地歧视陆教授,背地里玩阴的。
    两边先是争吵,很快又变成对峙,
    双方贴得越来越近,手臂犬牙交错地交织在了一起。
    竟然眼看着要打起来了!
    卡文迪许冷哼,
    “我就知道沃德豪斯没安好心!他们就是来砸场子的!”
    两校学生要是真在陆时的演讲上大打出手,不管陆时最后和伦敦政经会如何,反正他是肯定不可能选择剑桥了,
    这是一个颜面问题。
    另一边,萧伯纳和沃德豪斯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两人和卡文迪许有同样的担忧。
    于是,双方都开始安抚学生们的情绪。
    但学生们毕竟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吵起来容易、收住脾气难,
    对骂继续,
    情况变得越来越恶劣。
    陆时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赶紧提高音量说:“各位,各位同学,演讲都已经到最后了,你们能不能别整出这么大一个乱子。”
    他的话还是有用的,
    学生们暂时安静,投来目光。
    陆时说:“你们就不能让我将演讲尽善尽美地完成吗?”
    说完,吟诵道: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陆时挥手道:“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
    众人一愣,随后爆发出阵阵不太情愿的掌声。
    夏目漱石甚至有些忘形,悄悄地对陆时挤挤眼。
    沃德豪斯问萧伯纳:“刚才那是一首诗吧?写得真是好。”
    当然是好诗。
    萧伯纳点点头,
    “是啊……”
    其实,陆时的诗写得到底有多好,根本就没有必要分析了,但凡有些功底的人,都能被其中的浓郁、真挚所打动。
    更重要的是陆时在诗中的表态,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不是意味着要拒绝剑桥的橄榄枝呢?
    萧伯纳不由得振奋。
    此时,陆时已经下了讲台,正和剑桥的教授们聊着。
    有人说道:“陆教授,你的演讲真是太好了。关键不在翻译这个主题……当然,《信、达、雅》是很好的,可中间的那段即兴演讲,以及最后的诗歌都更加出彩。”
    旁边的人立即问:“对,对对,我觉得中间的那段演讲应该拿出来,单独整理成文。”
    在场的人都颇为敏感,能意识到那段演讲的珍贵之处。
    卡文迪许说:“就叫《梦想》?或者叫《我有一个梦想》?嗯,《我有一个梦想》更合适,因为里面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了,取出来做标题显得分外有力量。”
    陆时点头,算是表达认同。
    又有人问起了那首诗:“陆教授,那首诗叫什么?”
    诗的原名是《再别康桥》,
    当然,陆时是不可能这么说的,毕竟他和原作者徐志摩不同,没有在剑桥的留学经历,跟“再别”毫无关系。
    且《再别康桥》写的季节是夏季,里面有很多夏日的意向,“金柳”、“青荇”等,还有名句,“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陆时说多了,保准是要露馅的。
    他摆摆手,
    “单纯的有感而发,暂时没有名字。”
    一众教授感慨:“可惜。这首诗一定会成为名篇的。”
    陆时低声道:“恰逢其会罢了。”
    这并非无脑的谦虚。
    文字、节奏、韵律优雅的现代诗非常多,而想要流传下来,往往需要借助背后的故事,
    比如《一代人》,讲出了那代人的切身感受;
    比如《乡愁》,“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历史痕迹明显。
    至于这首《再别康桥》,原作发表于1928年,
    当时的背景是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