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新的传统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来激烈的讨论声,
    “还可以这样?”
    “黑!真特么黑啊!陆教授的心也是够黑的~”
    “别这么说,人家那是讽刺。想想《是!首相》吧,不比《盗火》还狠?”
    “说的对!咱们这些做科研的,得感谢陆教授仗义执言。”
    ……
    陆时听得满头黑线,
     ̄□ ̄||
    这时,旁边的萧伯纳说道:“陆,我也没想到,原来伱有多层深意。”
    他本以为自己是作家,理解力已经不弱,
    可面对陆时那厚重如同深渊的作品,终究只能懂些皮毛。
    他又看向福塞尔,
    “瑞典文学院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单位,名至实归。”
    福塞尔心中很得意,
    但面上表现得无比谦虚,说:“跟学富五车的陆教授还是比不了。我之所以能看出《盗火》中隐含的深意,是因为详读过以《狩猎》为首的童真三部曲。陆教授喜欢塑造人性黑暗面。”
    陆时:“……”
    什么叫“喜欢塑造人性黑暗面”?
    自己也写过《朝闻道》那样鼓励人心向真理、心向光明的作品啊!
    他轻咳了一声,
    “福塞尔先生、老萧,你们别理解偏了。”
    萧伯纳意会地点头,
    “确实不能理解偏了。这样的我,是没法正确地改编《盗火》的。”
    这分明还是理解偏了。
    陆时无语,
    “……”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萧伯纳说道:“按照我的想法,改编《盗火》戏剧,最后一幕肯定不能像那样结尾。毕竟,戏剧和不同,留白太多会让观众们看得云里雾里。但现在看来,还是得有留白,让观众们自行想象。”
    他又有些迟疑,
    “只不过……唉……”
    叹了口气。
    旁边的威尔森说道:“陆教授准备将这部改编成戏剧吗?”
    陆时耸耸肩,
    “我其实没有明确同意。不过,原则上我肯定是赞成的。”
    能扬名的事,有必要反对吗?
    威尔森遂看向萧伯纳,
    “萧先生,陆教授既然同意,你在迟疑什么?”
    萧伯纳无奈道:“还是留白的问题。如果不把剧情写得足够粗浅,那就要对观众进行筛选。一般人很难看懂啊……”
    威尔森了然,
    “确实是这样没错。但对陆教授来说,这不叫什么事吧?在美国流行的《颠倒》并没有进入面向公众的剧院,只是在各高校巡演。这就是筛选观众啊。”
    萧伯纳继续说道:“还有一点,我和陆刚才讨论过。想看懂《盗火》,必然要对学术圈有一定了解。这样的观众群体,去哪找?”
    “啊这……”
    威尔森沉默。
    反倒是旁边的福塞尔激动道:“好找得很啊!”
    他站起身,抬起右手,用食指将整个车厢画了一个圆,说:“每年这么多来参加诺奖晚宴的,不就是最好的观众吗?”
    包厢内陷入寂静,
    “……”
    “……”
    “……”
    萧伯纳蓦地大声道:“是啊!我刚才怎么没想到!”
    陆时吐槽:“正常人都想不到吧。毕竟,也就诺奖晚宴能让这么多学界大佬齐聚一堂了。”
    结果,这话又提醒了萧伯纳,
    他看向威尔森,
    “常务秘书,咱们可以在诺奖晚宴表演戏剧吗?”
    这还真把威尔森问住了,
    一般地,大家就是简单地社交一下,吃吃饭、聊聊前沿科学的发展方向,看完颁奖就各回各家了。
    所以,戏剧也算科学家们的社交范畴吗?
    威尔森懵懵地说:“这我还真……”
    话音未落,便被人打断,
    “我觉得可行!”
    几人循声望去。
    只见开尔文正站在门口,
    “今年的晚宴……不,以后每年的晚宴,我建议都加这么一个节目。以《盗火》戏剧告诫学术圈的能人们,切忌学术压榨。作为新的传统,传承下去。”
    他身后还有十几个科学家,也都齐声附和。
    就连奥斯卡二世也跟着起哄,
    “新戏剧?我也要看!”
    北欧人就喜欢戏剧。
    威尔森说道:“可问题是,今年肯定来不及了。晚宴安排在下周啊。”
    “我可以等。”
    开尔文率先发话,
    “老人家,没什么事,就当在斯德哥尔摩度假了。”
    汤姆生则说道:“我也想看看陆教授这部只呈现给学术圈的、献礼形式的新戏。但我的工作比较重,只能先回去,到时候再回来。”
    他转向一旁的索尔曼,
    “委员会应该能另行安排时间吧?”
    索尔曼说道:“酒店都已经订好了,重新安排,诺委会要承担巨额费用。”
    他的语气带着丝丝的试探。
    汤姆生摆摆手,
    “我们自己出差旅费。”
    其余人也跟着附和。
    索尔曼看到众人都这个态度,心里便有底了,
    他是担心陆时的戏剧只能吸引部分人,自己贸然同意,反而会降低诺委会的权威性,
    但现在看,那不过是庸人自扰。
    他说:“既然大家如此热情,那这点儿损失,还是由诺委会承担!”
    这是在借机树立权威。
    众人看得明白,却也不会去拆穿。
    陆时说:“各位看得起《盗火》,让我万分荣幸。但现实的问题还是要正视。改编成戏剧,本就需要时间;再加上找剧团,排练……”
    奥斯卡二世说道:“我可以联系瑞典皇家戏剧院的剧团。他们排练很快的。”
    萧伯纳则说:“我可以参与改编。”
    “还有我!”
    比昂松站了出来。
    之后,
    “我也可以。”
    “我也能写一点儿戏剧。”
    ……
    海塞、梅特林克、霍普特曼……
    更多的作家站了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