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我阿美自有国情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审来说,别人做的新东西,特别是年轻人做的东西,他们看不懂也看不进去,根本分辨不出好坏,这种情况下……”
    后面的话没说完。
    其实,也无须多说。
    那些专家,徒子、徒孙一大推,在学术圈用“山头”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而是“山脉”,
    他们必然把项目、课题、评审当作自己的权力,然后心照不宣地利益互换,
    年轻人能出头?
    房间内诡异的安静,
    “……”
    “……”
    “……”
    众人面面相觑。
    良久,韦尔蒂嘀咕道:“早就说过了,我阿美自有国情在……”
    马克·吐温:
    “Fxxk!”
    韦尔蒂耸了耸肩,
    “你也不用过于悲观。欧洲也很烂,甚至早就烂完了,就比如刚才提到的《柳叶刀》,四任总编都姓‘威克利’。反倒是咱们更有活力。否则,《全球高校排名》也不会有那么多美国高校上榜。”
    他掰着指头数:
    “
    芝加哥大学,1890年创办;
    加州理工,1891年;
    佐治亚理工,1885年;
    ……
    ”
    这些都是未来耳熟能详的名校。
    而在20世纪初,它们还是那么的年轻、朝气蓬勃。
    总体上,这个时代还没有到比烂的程度。
    韦尔蒂轻笑,
    “算了~算了~不说这个。”
    他又埋头和古德曼忙去了。
    陆时问马克·吐温:“克莱门先生,你找我来是想讨论戏剧?”
    马克·吐温点头,
    “是的。最近,我在考虑把《百万英镑》改编成剧本,这部中篇非常受欢迎。”
    《百万英镑》是这个时代的爽文,
    主角亨利一穷二白,兜比脸还干净,
    他恰巧获得一张价值一百万英镑的特别版钞票,虽然一个月后钞票还是要还给主人,但他靠着钞票投资,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并迎娶白富美,
    而且,白富美的父亲正是百万英镑钞票的所有者。
    里面有段剧情,
    亨利第一次使用巨额钞票是在小饭馆,
    酒吧招待见他衣衫褴褛便态度冷淡,但看到那张传奇般的纸币后,立即阿谀奉承,不敢收钱不说,还借钱给亨利花。
    这是妥妥的装X打脸。
    当然,搁现代,这种套路连小白文都不会用,
    但放在20世纪初就是暴杀。
    有趣的是,马克·吐温甚至还写过穿越文——
    《康涅狄格美国佬在亚瑟王朝》。
    故事里,美国人汉克·摩根穿越回亚瑟王朝时期,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顺便和梅林搅基。
    穿越+装X打脸,
    属于是爽文界的祖师爷了。
    陆时好奇道:“在改编剧本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马克·吐温回答:“虽然这么说有些不谦虚,但必须承认的是,我是一个擅长用幽默讽刺的人。可这种幽默放在戏剧上,效果差很多。远远不如《是!首相》。”
    那肯定是比不了的,
    《是!首相》毕竟是现代电视剧,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艺作品属于降维打击。
    陆时沉吟,
    “其实,没必要强求两者一致。美式幽默和英式幽默本就不同。”
    美式幽默?
    英式幽默?
    马克·吐温有点儿懵。
    倒不是说他察觉不出两国文化正在分流,否则他也不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强调“美国梦”,
    他只是没想到,陆时竟然将这个话用结论的语气说出来。
    很显然,在陆时的心中,幽默文学已成体系。
    马克·吐温坐直身体,
    “陆教授,能请你说说区别吗?”
    “啊这……”
    陆时陷入沉思,
    良久,他说:“多民族导致美式幽默相对开放、直白,那种感觉就像……不正经地做正经事,所以,笑点通常是‘傻’这个字。就比如……”
    他开始模仿某位名人,
    “
    没有人,
    比我,
    更懂,
    美国。
    ”
    众人先是安静。
    随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狂笑不止。
    陆时继续道:“再说英国那边。看过《是!首相》的就会发现,汉弗莱爵士特别喜欢正经地做不正经的事。所以,比起美式幽默的‘傻’,其笑点是‘坏’。”
    马克·吐温缓缓道:“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陆时说:“所以,《百万英镑》要想改编成戏剧,一定要加快剧情节奏,同时,表演要更外放。”
    简而言之,一个字——
    爽!
    马克·吐温有些迟疑道:“可《百万英镑》的节奏已经很快了。还要怎么加快啊?”
    陆时嘴角勾起,
    “简单得很,第一幕,五分钟内就引出冲突;十分钟内就要有亨利在饭馆装X打……坑蒙拐骗的片段。”
    “啊?”
    马克·吐温懵了,
    “这能看?”
    陆时笑,
    “当然可以。”
    十分钟都够演五段龙王归来了。
    他拿来纸笔,几分钟就按照《百万英镑》的剧情粗略地写好了片段,
    “你觉得如何?”
    包括古德曼和韦尔蒂,几个美国人都凑了过来。
    他们看完后,一时间都没说话。
    片刻后,
    “爽!”
    欧·亨利低声道:“这剧情,爽飞了!”
    马克·吐温也赞同地说:“确实,看着就有种爽快感。但是放到英国,会被当成小丑剧吧?”
    他想了想,又道:“没办法,幽默方式不同,我阿美自由国情在。”
    老哥也会说这句话了。
    但这么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若是丘吉尔或沃德豪斯,看到这个片段必然会满脸不屑,
    两人说不定会想:“我们的喜剧,尽量不要情感外露,不要浮夸的表情,不要学美国人,幽默就是要像我们一样高冷。”
    不过,
    “爱德华国王说不定会喜欢这种。”
    陆时如是说。
    马克·吐温惊讶,
    “爱德华国王是那种人?”
    陆时没再聊这个话题,转而道:“总之,我认为这种写法更合适。”
    马克·吐温想了想,
    “你能再深入地讲一讲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