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来到九月底。</P>
清晨。</P>
法国,巴黎。</P>
在雾霭中,早起的报童们已经开始走街串巷,用清亮的嗓音唱着今天的卖点:</P>
“《怪诞夜》第39期!又有新作!又有lu的新作!”</P>
叫卖声穿过街区。</P>
一架马车忽然停下,</P>
“孩子,给我一份《怪诞夜》。”</P>
说话的人是儒勒·凡尔纳。</P>
报童抬头从车窗看进去,发现里面坐着不止一个人,便推销道:“这么多位绅士,只买一份恐怕会不够分吧?”</P>
凡尔纳大笑,</P>
“好好好,来三份。”</P>
报童得意一笑,将杂志递过去,接过钱说道:“卖完了,该去上学咯~”</P>
说完,一溜烟地跑远。</P>
巴黎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导致报童们只能早晚出来干干兼职。</P>
这当然是好事。</P>
凡尔纳对车夫说:“走吧。”</P>
马车继续行进。</P>
另一边,法郎士和庞加莱分别拿了自己的《怪诞夜》,兴味盎然地阅读。</P>
庞加莱感慨:“不得不承认,马塞尔的文风最接近lu。而且,隐隐有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P>
凡尔纳“嘿嘿”一笑,</P>
“明明是你最合适。”</P>
法郎士附和道:“没错。上一期的杂志,我们都‘冒名顶替’lu,结果,读者都给认出来了,还给杂志社寄信取笑。唯独你的那篇《特朗特慕特的阴霾》,硬是没人发现作者真身。”</P>
庞加莱摊手,</P>
“那是因为我作为作家不出名。”</P>
上期《怪诞夜》,多位作者以lu的名字发表克苏鲁神话,</P>
虽然刻意模仿,但根深蒂固的文风终究不好改变,难免被书迷认出来,</P>
只有写散文的庞加莱幸免。</P>
庞加莱叹气,</P>
“没被人认出来,我反而不开心。”</P>
另外两人听得大笑。</P>
片刻后,凡尔纳说道:“放心~放心~这期《怪诞夜》发行,问题便能迎刃而解。”</P>
上次他们使用“lu”这一笔名,为的是向陆时致敬,</P>
因为陆时是如此的慷慨,公开了设定集,</P>
尽管其中几乎没有填充内容,但提供了外神、旧神、旧日支配者这一体系,为作者们的二次创作打下坚实地基,</P>
向陆时表达感谢是作家们的应有之义。</P>
但这种行为艺术搞一次就够了,</P>
否则……</P>
“我们又不是要蹭陆教授的名气。”</P>
说这话时,凡尔纳正气凌然。</P>
庞加莱撇撇嘴,</P>
“也不知道是哪位仁兄写的《桑道夫伯爵》。”</P>
《桑道夫伯爵》是《基督山伯爵》的“致敬”作品,</P>
作者正是凡尔纳。</P>
凡尔纳脸皮却厚得很,耸耸肩,</P>
“在《桑道夫伯爵》中,蹭和致敬兼而有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你懂的。”</P>
庞加莱白了对方一眼,</P>
切~~</P>
三人又闲聊一阵。</P>
渐渐地,马车停了下来。</P>
他们的目的地是奥赛博物馆,</P>
这里坐落着一个为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而修建的旧火车站,使得它成为了展览的绝佳场所。</P>
馆内展览着1848年至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P>
尽管它远不如卢浮宫那般有名,但亦是艺术家拜访巴黎的必经之地。</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