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天明能够看到这个市场,主动提出来想要开拓这个市场,也是好事。」
陈梓妍在电话里跟陆严河说,「他想做这个,我一点也不奇怪,现在灵河的影视制作和发行业务,基本上都在陈寅手里管着,他作为CEO,虽然参与重大项目的决策,却不负责具体的管理,这让他跟灵河的核心业务一直有点脱节,他想要加大自己在公司业务板块中的权重,也很正常。」
陆严河说:「但按照他的想法这麽弄的话,灵河很多业务岂不是要转型?」
「为什麽要转型呢?」陈梓妍说,「完全可以由徐天明去拓展这一块业务板块。」
陆严河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我担心这影响到灵河本身制作方面的业务。」
陈梓妍说:「我理解你的担心,不过,我觉得没有必要。任何一家公司都必然是要做大做强的,灵河从一开始的定位就不是一家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而且,完全把影视制作业务当做公司的主营业务的话,很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多个业务板块,能够降低公司运营的风险。如果能够把影视剧的周边衍生做出来的话,这是一个跟制作端完全不一样的全新领域,但又因为跟影视行业息息相关,仍然还是能够回来反哺制作端。」
陈梓妍的话让陆严河陷入深思之中。
陆严河一开始的抵触,是因为不想改变灵河的性质。但是陈梓妍的话,却又让陆严河觉得,这讲得很有道理。
一个公司,只有业务板块越多,抗风险的能力才越大。
万一真的出现什麽不可抗力因素,让影视剧业务出现2-3年的空窗期,那会极大地影响公司的现金流的。尤其是对那些新公司来说,而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公司的租金丶水电,员工的薪资,各种款项要结,很容易就被冲垮。
陆严河点头。
这些道理,他当然也懂。
他之前只是觉得,灵河现在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长成了一棵远远超出他想像的大树,有必要继续长大吗?
心里面「别扭」了一下,其实也不是陈梓妍说服了他,而是他自己绕过这个弯来了。
有机会进一步做大的时候,为什麽不尝试呢?
在他的身上,本身就聚焦着太多其他领域助攻影视领域节节攀登的情况。他是最应该清楚这些事情,不是真的跟「灵河的主要业务」没有关系的人。
-
对于徐天明所提出的这个想法,不仅陈梓妍支持,连陈思琦也很支持。
陆严河倒不是在跟陈思琦吐槽这件事,他跟陈思琦说的时候,自己已经差不多想明白了,只是跟陈思琦说了一下。
但是,陈思琦却说:「影视行业一直比较特殊,它偏向于服务业,对吧?跟《跳起来》其实很像,都是做内容的。当然,我们都说,观众对于内容的需求是永远存在的。不过,我是觉得什麽呢,徐天明提出来的这个想法,是有希望让灵河的业务可以去往一线的制造业拓展的。现在你们做的是品牌联名,或者说是影视IP周边衍生的类似MCN的性质,但是,当你们对这一块越来越熟悉,也许碰到合适的机会,你们也可以收购一些工厂,直接去做全链条的开发。我自己一个深刻的感受,你要知道,其实我一直都特别想要收购几家印厂,可是没有遇到价钱很合适的,毕竟现在印厂也不多,过去已经倒闭了很多家,还能够屹立不倒的,大部分都不是那麽容易被收购的。」
陆严河之前并没有往陈思琦所说的这个方向想过。
陈思琦这麽一说,反倒是让陆严河有了一些想法。
确确实实,实体制造业跟他们做影视是不一样的。
陈思琦又说:「如果真的能够拓展不同的业务板块的话,等于以后每一次产业升级,我们手里能够打的牌都更多,更有主动权,而不是每一次都被行业的变化牵着鼻子走。你知道我为什麽想要收购印厂吗?就是因为印厂的环境变化,导致我们《跳起来》基本上每一年都要更换好几家合作印厂,跟我们长期合作的印厂有大约十二家,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我们的《跳起来》有可能错过最佳的上市销售期,影响到销量的变化,只有印厂掌握在自己手里,各方面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控制住。对于灵河也是一样的道理。」
陆严河点了点头。
-
如果是嘴硬的人,这个时候可能会说一句,一个周边或衍生开发的业务,能对影视剧制作产生什麽样的影响。
陆严河当然不会问这样傻帽的问题。
别的不说,光是回本渠道都多了一条。
-
这个时候,露西·贝茨团队给他的新造型也终于修改好了。
陆严河再一次去试妆。
这一次,陆严河很满意。
人家确实还是有硬本事在手上的。
他们再拍了一组定妆照,发给导演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