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好馆,每年束-送到五百两银子之多,聘书一定便是三年,还先送两年束-,连同往来川资都由王家给付,只可惜父母年老不能同去,便将银子留下十分之八在家中,雇了一个佣人,请老父辞别馆地,在家中享清闲之福,自己却携了妻女动身。来接的人是个青年壮汉,到了昆明才告诉宏道,王家已移居山内。宏道也没有丝毫疑心,竟高高兴兴随他上路。当下由那来接的人先寻客店住了一夜,将原雇的车轿开发回去。宏道不常出门,也未在意。第二天早起,那人已另雇好了一班车轿,离了昆明,走了两天便穿人乱山之中,直走了十多天才得走到。主人工承嗣已迎候门外,原来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儒生,将杨老者迎了进去,又拨了几间静室同两名男女从人安顿眷属。宏道见这所房子气象轩阔,屋宇众多,所教的只一个五岁孩子,名叫人武,真是又聪明,又淘气到万分。先只猜是隐居山中的大户,后来才觉形迹可疑,女主人常常出外,一走便三月两月。渐渐主人吐露真情,才知是明室后裔。宏道本心怀明室,自此愈加用心教读。他长女丹妹,只长入武一岁。有一天人武的母亲玉罗刹毛玲娘,忽然向宏道妻子示意,要聘定丹姝作儿媳。宏道夫妻自是愿意,当天说妥下定。宏道教女婿读书数年,平日家信都托王家代收代转。屡次想回家归省,俱被亲家留住。宏道思亲念切,第三年上,才由王承嗣夫妇派了几名健仆,将宏道的父母接来。宏道更是安心授业,不再思念故土。
一住六七年,宏道父母双双病故,遗嘱还是要归葬祖坟。等到丧事办完,宏道便向王承嗣夫妻请求扶枢回籍。承嗣道:“我这云龙山,不但山明水秀,岩谷幽奇,与尘世隔绝,并且有许多好风水绝佳之处。本想请亲家将姻伯父母在山中卜一个佳城,无奈是奉有遗命,亲家孝思纯笃,既遇着这等丧葬大事,愚夫妇也未便挽留。小儿人武,我的本意原想叫他将经书读通以后,学点武艺。承亲家多年陶熔,颇有成就,又承亲家不弃,结了姻亲,愚夫妇十分戴德,已曾命人在亲家原籍为亲家置了一些薄产。亲家回到故乡,尽可闭门度日,无须在外受苦了。就是小儿人武,愚夫妇也要命他去外寻求明师,学习武艺;艺成之后,再命他到贵阳登门亲迎。此别四五年中,山居与城市隔绝,愚夫妇又是避地之人,往来太不方便,亲家也无须再为跋涉。如遇必要时,愚夫妇自会派入前去接的。”宏道知他夫妻避祸隐名,行踪诡秘,说的俱是实情。大家商量走后,仍由承嗣夫妻派人布置扶枢。只苦了人武与丹妹这一双小夫妻,平日因双方父母家法甚严,虽然同在一家读书,耳鬓厮磨,感情亲好,连笑话从未说过一句。先还年幼不觉得,如今部渐长大,一旦尝这数年别离之苦,真有说不出的酸咸来,惟有互道珍重,眼巴巴含泪分手。
宏道回转家乡,果然承嗣给他置了数十亩田产,一所房屋恰够居住。安葬双亲以后,加上这十年积蓄,生活本可安定,不料宏道命宫磨蝎,到家不满一年,先是老妻死去,第二年又遭了把天火,将房子烧掉。读书人本不善经营,那几十亩产业渐渐受人欺骗典卖殆尽。宏道无法,只得仍教点小馆,将就糊口。几次想回云龙山去,又想亲家行时,曾说不派人接不可贸然前往,再者道途又远,川资为难,只得作罢。眼看女儿渐渐长成,云南音信渺然,好生着急,这回遇见这种天外飞来的奇祸,除了亲家那里更无别处可以投奔。难得惜羽肯助川资,再好不过。当下到了惜羽家中见过二女,筠玉又端出酒饭,饱餐一顿,收拾收拾,趁着天色未明,由余独护送出境,抄小径往云南云龙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