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短短数日,便掌握大量罪证。
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立即召见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陛下,赵昭此举,显然是冲着沈家而来。若沈家倒了,江南世家必不敢再与陛下往来。”一名大臣低声说道。
皇帝沉声道:“赵昭果然不肯罢休。他这是要断朕的后路。”
另一名大臣道:“陛下,若不尽快出手,恐怕赵昭之势,将再无人可制。”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道:“朕已有安排。”
然而,他尚未行动,赵昭便已先一步动手。
户部密探在江南搜集完证据后,立即将其呈报京城。赵昭亲自审阅后,立即命人将沈家主事之人押解入京,交由大理寺审理。
沈家虽为世家之首,但在赵昭的雷霆手段之下,亦不敢轻举妄动。沈家主事之人被押解入京后,很快便供出诸多罪证,牵连甚广。
江南世家,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皇帝虽欲营救沈家,然赵昭已掌控大理寺,此案由其亲自督办,皇帝亦难以插手。
最终,沈家主事之人被定罪,抄家流放,江南世家亦纷纷表态,愿归顺赵昭。
赵昭之名,自此彻底震慑朝野。
而皇帝,亦终于意识到,自己已无退路。
他虽贵为天子,然手中权力,已被赵昭逐步蚕食。兵部、吏部、户部皆已落入其手,连大理寺亦被其掌控。朝中旧臣,纷纷倒向赵昭,昔日的皇帝,如今竟成了孤家寡人。
“林大人,陛下已无退路。”赵昭在一次密议中,缓缓说道。
林修远点头:“属下已听闻,陛下近日心神不宁,似有异动。”
赵昭微微一笑:“他若再不动,恐怕连最后的机会都没有了。”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沉静:“让他动。我们只需等待时机。”
果然,数日后,皇帝召见心腹大臣,密令其联络禁军,准备发动政变。
“朕已无退路,若再不动,便只能任人宰割。”皇帝沉声道。
然而,他未曾料到,禁军之中,早已布满赵昭眼线。
消息传至东宫,赵昭神色未变,只是淡淡一笑:“他终于动手了。”
林修远低声道:“殿下,是否要先发制人?”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幅地图:“不急。我们等他先动。”
林修远点头:“属下明白。”
数日后,禁军果然开始调动,准备入宫“护驾”。然而,赵昭早已布下杀局,禁军刚一出城,便被北疆军伏击,尽数剿灭。
皇帝得知消息后,脸色惨白,瘫坐在龙椅之上。
“赵昭……你果然……”他喃喃自语,眼中尽是绝望。
赵昭并未入宫,而是命人送来一封密信:“陛下,若愿退位,儿臣可保您安然无恙。”
皇帝望着密信,久久无言。
风雪未止,京城之中,一场风暴,已然降临。
赵昭掌权之后,朝中局势骤变。东宫门前,昔日冷清之地,如今门庭若市,前来拜见的官员络绎不绝。赵昭却并未轻易接见,只命人传话:“诸位大人好意,本宫心领。然东宫事务繁杂,尚需理清,待时机成熟,自当一一回访。”
此言一出,朝中众人皆感赵昭沉稳老练,非昔日可比。皇帝虽已恢复其太子之位,但对其戒心更甚。东宫旧臣虽有复起之势,然皇帝亲信仍掌控朝中要职,双方明争暗斗,局势愈发紧张。
林修远与沈怀远深知,赵昭虽已回归,然若无实权,终究难以立足。于是,二人密议,决定从兵部与吏部入手,逐步安插赵昭亲信,以图掌控朝政。
“兵部尚书之位,陛下已许于沈大人。”林修远在书房中低声说道,“但吏部尚书尚在陛下心腹手中,若能换上我方之人,便可掌控官员任免之权。”
沈怀远点头:“老夫已与几位旧臣商议,吏部侍郎王允忠于先帝,可为助力。若能借机让他升任尚书,便可牵制陛下亲信。”
林修远微微一笑:“此事我已有安排。陛下近日对赵昭愈发忌惮,必会设法试探。我们不妨顺势而为,让陛下先动一步。”
果然,数日后,皇帝召见赵昭,命其参议军务。赵昭入宫,见皇帝面色冷淡,心中已有计较。
“太子近日可觉东宫安好?”皇帝缓缓问道。
赵昭拱手答道:“回陛下,东宫虽旧,然儿臣既已归来,自当重整旧制,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目光微动,语气略显试探:“朕听闻,东宫近日来访者甚众,你可曾一一接见?”
赵昭神色平静:“儿臣不敢妄自尊大。陛下圣恩浩荡,儿臣尚需理清旧务,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微微一笑,眼中却无笑意:“你既知分寸,那便好。朕听闻北疆战事已稳,你可有打算?”
赵昭答道:“北疆虽已安定,然边防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