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很熟悉的味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香璃院的时候,阮凝玉心情复杂。
    不过离府数月,竟已物是人非。
    许清瑶虽顶着二少夫人的名分,却被谢易书囚于深院。府中上下皆心知肚明,这位昔日的贵女早已失了自由,谢易书待她只有凉薄,也是为了祖母的病情泄恨。
    暮色渐沉,阮凝玉踏着落叶往庭兰居去。许家近日被慕容晟查办的消息已在京中传开,据说牵扯前朝秘案,许伯威自身难保,更无暇顾及被困谢府的许清瑶。
    她反复思忖着许清瑶如何得知“蓝莲”这等秘事,联想起对......
    暴雨如注,归晚楼的屋檐滴水成线,像是天地间垂下的珠帘。阮凝玉坐在母亲灵前,手中捧着那对拼合完整的玉佩,指尖轻轻抚过背面刻字,仿佛能触到母亲临终前的目光。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她面容忽明忽暗,像一场未醒的梦。
    她终于明白了“凤鸣”二字的真意??不是权势之音,不是复仇之响,而是血脉觉醒时那一声无声的呐喊。她不是齐青寂口中的逃奴,不是世人眼里的孤女,她是阮氏正统遗脉,是云香楼真正的主人,更是这乱世之中,唯一能揭穿谎言、重定是非的人。
    可真相从来不会自己浮出水面,它需要血与火去唤醒。
    翌日清晨,雨势稍歇,归晚楼大门敞开,一队快马疾驰而入。为首的密探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加急文书:**京城御史台已受理“九枝梅”案,皇帝亲批彻查二十年来所有涉及贪腐、叛逆、通敌之旧档,并命谢凌为专案钦差,全权督办。**
    “陛下还说,”密探低声补充,“若证据确凿,可先斩后奏。”
    阮凝玉望着那封朱批文书,久久不语。她知道,这场风暴终于要席卷朝堂了。而她手中的玉佩,不只是身世凭证,更是一把开启铁幕的钥匙。
    午后,谢凌召集六扇门骨干于密室议事。地图铺满长案,红线标注着沿海各州可疑据点,蓝线则是近年来官员调动异常区域。一名老捕头指着杭州至金陵一线道:“据查,十年前曾有数名‘病故’的户部小吏实则被秘密转移,其家属皆遭软禁。这些人极可能已被‘梅娘’收编,潜伏官场多年。”
    “不止如此。”另一人递上一份账册抄本,“我们在栖梦园废墟发现一本暗账,记录了三十七笔非法军械交易,买家竟是边关几支本应裁撤的戍卫营。而资金来源……全部经由徽州几家钱庄中转,名义是‘善堂募捐’。”
    阮凝玉听到此处,心头一震。这些钱庄,正是当年她重建归晚楼时,为了安置流民、扶持贫户所设的慈善机构!却被敌人悄然渗透,成了洗钱养寇的工具。
    “我们的好心,成了他们的刀。”她喃喃道。
    谢凌握住她的手:“所以现在,我们必须用更锋利的刀,斩断这根毒藤。”
    当晚,阮凝玉提笔写下《九枝梅罪录》初稿,详述自齐青寂掌权以来,如何以“香堂”为名,操控江湖势力、腐蚀官僚体系、制造冤狱、煽动民变,甚至勾结外邦意图颠覆社稷。文中特别指出,所谓“第九枝”,并非继承者,而是唯一能证明齐家伪嗣身份的关键证人??即她亲弟林小禾。
    她将文稿交予谢凌,请他送往京城。临行前,她轻声道:“你要小心,朝中必有内应。柳含烟虽死,但‘梅花印记’仍在流传。我昨夜审问俘虏得知,他们每月十五都会收到一枚新制铜牌,上面刻着不同诗句,实则是加密指令。”
    谢凌点头:“我已经让阿霜带人伪装成卖花女混入京畿各大茶馆酒肆,收集所有可疑信物。另外,我已下令封锁皇宫外围三里,禁止任何无牒人员进出。”
    “还不够。”阮凝玉摇头,“真正危险的,不是外面的刺客,而是那些穿着官服、说着忠言的‘自己人’。”
    果然,七日后,京中信使带回噩耗:**御史台主审官暴毙家中,死状诡异,七窍流血,却无中毒痕迹。现场只留下一朵干枯的白梅,插在砚台之上。**
    阮凝玉看到那朵花的照片时,手指猛地一颤。这是“净心梅”,传说中只有九枝梅首领才能佩戴的品种,象征“涤除异己,清净乾坤”。
    “他在宣告主权。”她低声说,“他以为,只要杀了执笔之人,就能让真相永远沉默。”
    但她错了。
    三天后,归晚楼突然迎来一位不速之客??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老尼姑,自称来自峨眉山清凉庵。她带来一口檀木箱,打开后,竟是一整套泛黄的手稿,封面写着《云香秘录?卷叁》。
    “你母亲临终前托我保管此书。”老尼双手合十,“她说,唯有当‘凤凰展翅’之时,方可交付于你。”
    阮凝玉翻开第一页,泪水瞬间涌出。
    那是母亲亲笔所写的一份名单??**九枝梅最初九名成员的真实姓名与出身背景**。其中第八枝“烟”原名柳芸娘,本是母亲贴身侍婢,因容貌出众被齐青寂强占,沦为玩物。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