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京,元宵夜,花好月圆。
太后本家汪府坐落于秦淮河南侧的钞库街,许多功臣宿将都在这里修府立宅,钞库街也是王公贵人云集之地。
正月十五,月满秦淮,烟笼寒水,夜色下的秦淮河载着桨声灯影。
而名门世族汪府,酒席已经进行到了一半。
南京的高官基本都在这了,着常服,推杯换盏,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壶不停在婢女间传送着,桌上已经凉掉的席面已经被撤掉,又上了其他菜品,大多都是江南菜色,水晶脍、东坡肉、松鼠鳜鱼、蟹粉......
洪水过后,大夏的交通网络虽经修复,但叶青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她意识到,自然灾害不可避免,而国家必须具备更强的抗灾能力,才能真正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于是,在修复道路的同时,她着手规划一个更为宏大的工程??建立覆盖全国的水利系统。
叶青召集了朝廷中擅长水利工程的大臣以及民间知名学者,共同商讨方案。会上,有人提出修筑大型水库以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也有人主张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减少洪水对沿岸地区的破坏。经过多轮讨论,叶青决定将两者结合,既修建水库储存水源,又通过完善河网体系提升排洪能力。
然而,这个计划再次引发了争议。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当前财政已经因交通网络建设捉襟见肘,再投入巨资于水利工程无异于雪上加霜。更有甚者质疑叶青是否过于野心勃勃,试图通过这些工程项目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面对这些指责,叶青并未急于反驳,而是冷静地分析道:“诸位,交通网络和水利工程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辅相成。没有完善的水利设施,道路极易被洪水冲毁,我们之前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反之,如果水利系统健全,不仅能够保护道路,更能促进农业发展,为国库带来更多税收。”
她的言辞铿锵有力,最终说服了大多数官员。皇帝亦被其远见卓识所打动,批准了这项计划。为了确保资金充足,叶青采取了类似交通网络建设时的办法:一方面继续出售部分闲置土地,另一方面鼓励富商投资,并承诺给予一定比例的利润分成。这一举措虽然招致少数贵族不满,却得到了更多普通百姓的支持,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叶青的每一步决策都是为了国家长远利益考虑。
随着工程逐步展开,全国各地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在北方干旱地区,一座座水库拔地而起,为农田灌溉提供了稳定水源;在南方水患频发地带,坚固的堤坝如同钢铁长城般守护着村庄与城镇。与此同时,叶青还特别注重技术革新,她邀请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工匠参与设计,其中就包括那位曾经因交通网络改变命运的小姑娘??如今已是朝廷重臣之一的林婉儿。
林婉儿不负众望,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例如,在水库选址过程中引入地理测量仪器,精确计算地形坡度与水流方向;在堤坝施工时采用新型黏土材料,大幅提高结构强度。这些改进不仅加快了工程进度,还显著降低了成本。叶青对此颇为赞赏,时常夸赞林婉儿继承了自己的精神,“你今日的成绩,正是我当年努力的意义所在。”
然而,就在水利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危机打破了平静。邻国北燕突然派遣使者来函,声称大夏在边境地区大规模修筑水利工程,可能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河流流量分配,要求立即停工并重新协商。此消息一出,朝野哗然。不少大臣担心,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战争。
叶青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有人主张强硬回绝北燕的要求,毕竟这些工程完全位于大夏境内,对方无权干涉;也有人建议妥协退让,以免激化矛盾。但叶青却提出了第三条路径:主动邀请北燕代表参观施工现场,展示透明度,并提出联合开发跨境水资源的合作方案。
“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针对他们的威胁,而是互利共赢的机会。”叶青语气坚定地说。随后,她亲自带领一支代表团前往边境,迎接北燕使者。双方经过数日谈判,终于达成共识:大夏承诺在不影响下游水量的前提下优化水利工程布局,而北燕则同意开放部分未开发区域供双方共同利用。
这次成功化解危机,不仅彰显了叶青卓越的外交手腕,更进一步提升了大夏的国际声誉。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希望与大夏展开类似合作。叶青抓住这一契机,推动建立了首个区域性水资源管理组织,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是几年过去。大夏的水利系统逐渐成型,成为继交通网络之后的又一大奇迹。农田产量大幅提升,粮食储备更加充足,百姓生活日益富足。与此同时,叶青也注意到,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阶层分化问题逐渐显现。一些富商凭借垄断资源积累巨额财富,而底层民众则难以分享发展的红利。
为此,叶青提议实施一系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