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
林修远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人传信赵昭:“陛下已动,禁军即将北上。”
赵昭看完密信,神色未变,只是淡淡一笑:“他终于忍不住了。”
魏衡皱眉:“殿下之意是……”
赵昭缓缓起身,走到案前,取出一幅地图,指着北疆之地:“我们不能等他们来,必须先发制人。”
魏衡一怔:“殿下之意是……”
赵昭目光坚定:“调动北疆军,提前迎战。若能一举击溃禁军,便可彻底掌控军权。”
魏衡虽感震惊,但依旧点头:“属下明白。”
赵昭随即下令,调集北疆军主力,秘密集结于雁门关外。他亲自率军,迎战即将北上的禁军。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皇帝正与心腹密议:“赵昭若真敢与禁军交锋,便是公然造反。届时,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除掉。”
然而,他未曾料到,赵昭早已布下杀局。
三日后,禁军北上途中,突遭伏击。赵昭亲率精锐,突袭敌军,斩杀禁军统领,俘虏无数。此战虽未惊动京城,却已彻底震动北疆军中。
赵昭命人将战报传回京城,同时附上一封密信:“陛下若欲夺权,便请亲自来战。”
皇帝得知战报后,脸色铁青,却未再轻举妄动。他终于意识到,赵昭已非昔日可比,若再强行压制,恐将激起更大变故。
林修远与沈怀远趁势而动,联合朝中旧臣,上奏皇帝,要求赵昭正式掌权,辅佐朝政。
皇帝虽不愿,但已无退路。北疆军权已失,朝中旧臣纷纷倒向赵昭,他若再拒,恐将引发更大动荡。
最终,在一次朝会上,皇帝沉声道:“赵昭既有战功,朕便允其掌权,辅佐朝政。”
赵昭缓缓起身,拱手行礼:“儿臣谢陛下隆恩。”
皇帝目光复杂,却终究未再多言。
赵昭终于正式掌权,成为朝中实权人物。然而,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林修远站在东宫外,望着夜色中的宫墙,低声喃喃:“风雪未止,风暴才刚开始。”
而在东宫深处,赵昭端坐于案前,手中执笔,缓缓写下几个名字。
“父皇,这一局,我不会输了。”
京城的风雪依旧未歇,而属于赵昭的时代,已然拉开帷幕。
赵昭掌权之后,朝中局势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迅速明朗。表面上,皇帝虽已下旨允其辅政,实则暗中布下重重牵制。赵昭深知,军权虽已握于手中,但朝堂之上,仍需步步为营。
林修远与沈怀远日夜奔走,将赵昭旧部安插至各部要职,以稳住朝局。然而,皇帝亦非坐以待毙之人,他迅速调派亲信入六部,与赵昭一党形成对峙之势。朝堂之上,明面上是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每一项奏议背后,皆是权力的博弈。
赵昭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采取“温水煮蛙”之策,先以整顿吏治为名,将部分贪腐官员革职查办,顺势安插己方之人。此举既得民心,又不动声色地削弱了皇帝亲信的势力。皇帝虽察觉端倪,却因赵昭手段高明,难以直接驳回,只能隐忍不发。
然而,真正的危机,却来自后宫。
赵昭之母,昔日贵妃,如今已贵为太后。她虽久居深宫,却仍掌握着不小的影响力。皇帝虽为长子,然生母早逝,自幼由贵妃抚养长大,因此对赵昭之母心存忌惮。此次赵昭掌权,太后一脉亦随之水涨船高,令皇帝愈发不安。
一日,皇帝召见心腹大臣,密议对策。其中一名心腹低声进言:“陛下,太子虽掌权,然其根基仍在军中。若能削弱其军中势力,便可断其羽翼。”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道:“北疆军权已失,若再动兵部,恐激起赵昭反扑。”
另一大臣道:“陛下,不如从内廷入手。太后近来与东宫往来频繁,若能从中挑拨,使其母子生隙,便可令赵昭腹背受敌。”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此计可行。”
于是,皇帝暗中授意内侍省,散布谣言,称太后有意扶持赵昭称帝,废黜当今。此言虽无实据,却在宫中悄然流传,终传至太后耳中。
太后大怒,召赵昭入宫问话。赵昭闻讯,心中已明七八分,却仍神色自若,跪地行礼:“儿臣参见母后。”
太后面色冷峻:“你可知宫中传言,说你欲废立天子?”
赵昭神色不变,沉声道:“儿臣不敢有此妄念。然陛下身边之人,恐有居心叵测之徒,欲挑拨母子之情。”
太后冷哼一声:“你父皇素来多疑,如今你掌权,他自是忌惮。若非你行事谨慎,恐怕早已遭其毒手。”
赵昭低头道:“儿臣所做一切,皆为稳固朝局,非为私利。然陛下若疑心难消,儿臣愿辞去辅政之位,以全君臣之道。”
太后目光微动,缓缓道:“你若退,他必更肆无忌惮。此局,已无退路。”
赵昭抬起头,目光坚定:“儿臣明白。然若欲破局,还需从长计议。”
太后沉思片刻,最终点头:“你若已有谋划,便放手去做。母后,自会为你周旋。”
赵昭谢恩而出,心中却知,皇帝已开始从内廷下手,试图瓦解其根基。若不及时应对,恐怕母子之情亦将被彻底撕裂。
回到东宫,林修远已在书房等候。见赵昭神色凝重,他低声问道:“殿下,太后如何?”
赵昭缓缓坐下,将宫中传言告知林修远。林修远听罢,眉头紧锁:“陛下果然已开始动手,若再不反击,恐局势将不可收拾。”
赵昭沉声道:“我意已决,必须设法斩断皇帝在宫中的耳目,否则母后亦将陷入险境。”
林修远点头:“属下已掌握部分内侍省官员的把柄,可借机将其一一清除。”
赵昭颔首:“好,此事由你全权处置。另外,我另有安排。”
林修远疑惑:“殿下之意是?”
赵昭取出一封密信,递予林修远:“你即刻派人送此信至北疆,命魏衡暗中调查禁军统领之死背后是否另有隐情。若能查出皇帝曾密令其暗杀我于北疆,便可反将一军。”
林修远接过密信,神色凝重:“属下明白。”
赵昭目光深远:“皇帝以为我已无退路,实则他才是步步紧逼之人。此局,我不会输。”
夜色渐深,东宫深处,烛火摇曳。赵昭立于窗前,望着宫墙外飘落的雪花,心中却已悄然布下杀局。
而京城的风雪,仍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