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谢凌在熙攘的集市穿行,什么都没买。
苍山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意思,是没找到适合给表姑娘的土产,还是觉得那些东西都配不上表姑娘,还是公子压根就不想给表姑娘寄。
但苍山还是将每次他停留在摊位前,目光所停留过的东西都买了下来。
回到了宅院后。
眼见男人也没交代他怀里的一大堆东西,便径直回了主屋。
苍山叹了一口气,谢凌什么都没说,那么自己便不能自作主张地将东西寄去京城的,只好把它们先找地方收了起来,说不定男人......
随着“天工院”的成立与各项科技成果的涌现,大夏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然而,林修远深知,科技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更需要长期积累和持续投入。为了确保这些成果能够惠及更多百姓,他决定进一步深化改革,将科技与民生紧密结合。
首先,他提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天工院”模式,设立多个分院以覆盖不同地区的需求。例如,在东南沿海地区重点研究造船技术和航海仪器,促进贸易往来;在西北干旱地带则着重开发灌溉系统和抗旱作物,帮助农民解决用水难题。这一举措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还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林修远意识到,仅仅依靠官方力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贷款等方式吸引商人投资研发项目。他还推动建立技术交易市场,让发明者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出售给有兴趣的企业或个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政策很快便见成效。一些原本只专注于传统商业活动的富商开始涉足新兴领域,比如资助农具改良或支持医疗设备的研发。他们的加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引入了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使得科研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然而,就在国内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再次打破了平静。某日,一封来自东邻倭国的国书送至京城,语气咄咄逼人,要求大夏归还其所谓“祖传领土”。这显然是一次无理挑衅,因为那些所谓的“领土”实际上是大夏自古以来就拥有的岛屿群。
面对这种情况,朝堂上再次出现了分歧。部分大臣主张息事宁人,认为可以通过谈判达成妥协;另一些人则强烈反对,主张立即派遣舰队宣示主权。作为宰相,林修远必须谨慎权衡利弊,制定出既能维护国家尊严又不会引发全面战争的策略。
经过深思熟虑,林修远提出了一套多层次应对方案。首先,他命令海军加强巡逻力度,确保对争议岛屿的实际控制权;其次,通过外交渠道向国际社会阐明大夏的立场,并邀请第三方中立国家进行调查取证;最后,他还秘密派人潜入倭国境内,搜集对方内部的真实意图和军事部署情报。
为了争取舆论支持,林修远特意安排了一场公开辩论会,邀请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处理此次争端。会上,他用详实的历史资料和法律依据有力驳斥了倭国的无端指责,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这场辩论不仅增强了国民的信心,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大夏政府的理性与克制。
然而,正当林修远以为局势即将趋于稳定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倭国竟然联合了几个小国组成联军,准备强行占领争议岛屿。得知这一情况后,林修远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与将领们商讨对策。
根据前期搜集到的情报,林修远判断敌方虽然人数众多,但彼此之间缺乏默契,且补给线过长,容易被切断。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先发制人,迅速击溃敌军主力,然后利用地形优势逐个击破其余部队。
按照计划,大夏海军在夜幕掩护下悄然靠近敌军驻扎地,突然发动袭击。由于准备充分,加之指挥得当,我方很快便取得了战场主动权。经过数日激战,联军最终被迫撤退,大夏成功保卫了自己的领土。
此役之后,倭国再也不敢轻易挑战大夏的权威,而其他觊觎我国利益的小国也纷纷收敛了野心。林修远趁热打铁,进一步强化海防建设,扩建船坞、训练水手,并研制新型战舰,确保未来再无类似威胁。
随着时间推移,大夏不仅巩固了国防安全,还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市镇繁华热闹,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书院遍布城乡,学子勤奋苦读,学术氛围浓厚;甚至就连偏远山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服务。
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林修远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从不居功自傲。在他看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叶青未竟的事业,让大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理想国度。
多年以后,当林修远年事已高,逐渐淡出政坛时,他常常独自来到叶青墓前缅怀往事。望着那块刻有“为国为民”四个大字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