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你藏得可真够深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4月2日,早上。
    方言等34名学员集聚在会场,探头探脑,看着所里的老师们陆陆续续进来。
    时不时就有人在问,“人来了没有?”
    正当众人交头接耳时,前去迎接的李清泉和徐钢,引着一群人走了进来。
    “领头的就是陈荒煤吧?”
    “曹公、丁铃先生、肖老他们都来了,慢着,慢着,怎么不见艾老?”
    瞧着他们宛如追星族的样子,方言站在茶几的一侧,瞥了眼和他一起当服务员的铁甯。
    “水倒好了吗?”
    “都倒好了,温度正合适。”
    “那我们上吧。”
    方言小心地端起摆满茶杯的脸盆。
    茶话会,没有茶怎么能叫茶话会。
    可是文学讲习所什么都缺,连茶壶都没有,有人干脆提议把茶叶放进暖水瓶。
    方言劝了下来,茶叶本来是低档的,搁在暖水瓶里泡,与其喝这茶,倒不如多喝热水。
    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在搪瓷杯里放上茶叶,先倒入三分之一的热水把茶叶泡开。
    等领导和老师们来了,再往里加热水。
    方言试验了2次,味道凑合,水温正好。
    方案立刻被李清泉采纳,还特意点名让他和铁甯端茶送水,就见陈荒煤、沙汀、冯木等作协领导,以及文坛大佬们,直接入座。
    两人凑了上去,男女搭配,一个拿着脸盆,一个依次把搪瓷杯摆在老同志们面前。
    “这位小同志是铁甯。”
    李清泉趁着他们端茶的空隙,向在座的陈荒煤、丁铃、万佳宝等人介绍,“来自冀北的女作家,非常好的苗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您看人真准!
    方言正胡思乱想,耳边突然听到慈和的老太太声音“这我认识,曹公,他就是方言。”
    “曹公好,丁铃先生好。”
    方言弯了下腰,面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就是讲习所的创办人兼第一任所长,丁铃。
    身边这位戴眼镜,西装领带,一丝不苟,就是写出《雷雨》等巨作的万佳宝(曹禺)。
    “喔,小方,你好年轻啊。”
    万佳宝上下打量了一番。
    “巴公第一次见到小方,也发出跟曹公同样的感慨。”李清泉颇为欣慰地盯着他看。
    巴老?!
    铁甯心里泛起波澜,余光瞥向方言。
    一圈送茶下来,心中已经是惊涛骇浪。
    这些文坛的前辈们对待方言的态度不一般,眼神里流露出几分欣赏和呵护之色。
    要不是知道他的背景,还以为是文二代!
    “我们该撤了。”
    方言提醒了一声,铁甯才如梦方醒。
    两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会场安静下来,茶话会正式开始,徐钢站起身主持。
    第一项内容,就是悼念李纪同志。
    也就是他替文学讲习所争取到了恢复办学,也是他任命了徐钢、古剑之等人组成筹备小组,做出的批示是“边筹备,边办班,先办個小说创作短训班”。
    本来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他理当出席。
    只可惜造化弄人,李纪误喝了儿子外用治关节炎的药酒,心脏病突发而亡,没来得及看到恢复后的讲习所以及招收的34名学员。
    默哀结束,全场所有人坐了下来。
    紧接着,轮到陈荒煤简单地讲几句。
    “我谨代表作协,对文学讲习所此次时隔了22年的开学典礼,表示热烈的祝贺。”
    “文学研究所恢复办学来之不易,所里的同志们更不易,由衷希望可以越办越好!”
    “刚才我看到一个横幅,‘重铸文学荣光,我辈义不容辞’,这是哪位学员写的?”
    话音落下,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方言。
    “是你啊。”
    坐在前排的领导和老师扬起一抹轻笑。
    “小方同志写得到位,但最好再加几个,重振文坛雄风、共襄文艺事业,这些都是你们这代作家的使命,千万不要辜负了李纪同志、广大同仁、以及所里同志的一片良苦用心。”
    言简意赅,四句话赢得了众人的掌声。
    冯木等人也延续了他的讲话风格,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把时间和舞台都留给了李清泉。
    “从文学讲习所创立的那一刻起,办学目标始终不变,就是丁玲先生提出来的,‘学员经系统的学习研究,提高一定的政zhi及业务水平,掌握时代文艺方向进行创作,在学习期间,尽可能写出一部能出版的作品’。”
    “所以,我们对你们在座的34名学员的要求也是如此,希望你们在讲习所这段期间,至少写出一部中短篇小说,发表在文学期刊。”
    “有能力的,争取写出一部长篇小说!”
    这不巧了不是!
    方言挑了挑眉,《暗算》还没投稿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