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读评:心灯映长河,族史照乾坤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范剑鸣的《长河之灯》是一篇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以深沉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叙事结构,讲述了灯花这一大家族跨越时代、充满悲欢离合的家族史诗。它把一个家族的兴衰变迁置身于历史当中,通过一个家族的发展来映照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探讨了人性、爱与牺牲、历史与记忆等问题,展现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联系。这篇小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从中可以领略赣南的风景与习俗,感受赣南人民的品行,体会历史的变迁。
    《长河之灯》第一个新颖之处就在于小说的叙事手法。故事的开头主人公祝独依跟着闺蜜薪火回乡,见证了为改造故乡土屋而召集的赣南梅江民俗“讲古闻”,由此揭开灯花一家的故事。它带人穿越了时空,从现代回到了战乱的民国时期,颇有风味。此外,“讲古闻”是赣南地区特有的民俗,带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使得文章的地域色彩浓厚,具有独特的风采。这项特异的民俗还让人沉浸在故事当中,仿佛亲眼见证了一个家族由来与发展。灯花是这个家族的源头,是一条血脉长河最初的一滴水。这滴水已经流淌了一百二十多年,时至今日已经演变成一条血脉长河。通过“讲古闻”,这条血脉长河的后代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先辈灯花的故事,过去与现在交织,明线与暗线多线穿插,是这篇小说的匠心所在。这本书大部分讲述了灯花与有财、有玉、有银这一大家族的故事。从灯花与有财的故事讲起,到灯花去世结束,跨越了一个世纪。毋庸置疑,这是明线。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从民国战乱年代到和平时代,这是暗线。不得不说,作者十分高明,把一个小小的家族史放大到一个民族史,从家族史诗中窥探民族的兴衰变迁,用一个个故事托起那段历史。历史是冰冷的,而其中发生的故事是生动的、有血液的。灯花历经百年而离世,她经历了有财在战乱时挣钱劳累而死,有玉因红白敌对冤枉而死,人民公社时期满秀被活生生饿死,还有大跃进时期捡狗被派去烧炭而推迟建房,新文化运动时期批斗干部。这些事件就是那段历史的证明,这些悲惨的经历使历史活了起来。以事为表,以史为里,这使得历史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此外,现实中祝独依、薪火与敦煌的对话也是其中一条暗线。通过了解灯花一家的故事,他们展开了有关于独身与集体、婚姻的辩论,增加了文章的哲学意味。
    小说第二个令我感兴趣的点是文章的人物刻画。看一篇小说写得精彩不精彩,除了看情节之外,就是小说的人物刻画。小说把灯花当作一条线,串起了文章出现的主要人物,比如有财、有玉、有银三兄弟和捡狗、书生两兄弟。有财、有玉、有银三兄弟虽生在一个家庭,但性格各异。有财是这个家族的长子,所以他成熟稳重,照顾着灯花和两个弟弟。与此同时,他还十分精明能干,靠渡船拉货维持着一家的生计,可惜操劳过多,劳累而死。他一生的愿望都是能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建一栋青砖房,可惜到死都没能完成这个心愿。这也成了灯花的一个心结,他们几代人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最终在捡狗的努力下,盖起了砖瓦房,达成了他父亲的心愿。有玉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在他哥哥去世后,他挑起了家里的大梁,替哥哥照看着灯花和两个幼小的孩子。他一生老老实实做事,照拂着大哥留下的孤儿寡母和不稳重的弟弟,但最后败在了血缘关系上,他无法拒绝弟弟以死相逼的委托,最终因此而丧命。有银作为家中的幼子,在有财在世时,出事了有财会送钱给他,在有财去世后,哥哥有玉会招拂他,帮他做生意,所以他养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性格。他冷漠无情,在哥哥有财重病时不肯带有财去看病;他重利轻义,为了赚大钱让有玉铤而走险,最终害有玉陷入了必死的绝境。
    除了这三兄弟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灯花。这一人物贯穿了全文,可以说是作者着重描写的一个人物。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她,因为她不是单一的性格,而是一个具有矛盾性、复杂性、多面性的圆形人物。她生于那个吃人的封建时代,又作为一名大户人家的女儿,不可避免地接受了那些封建思想和封建陋习。她从小被母亲逼着裹了小脚,只为求得一门好姻缘,但是命运无常,在新婚之夜她丈夫意外离世,从此落得一个“克夫”的名声,只能草草地下嫁于有财。她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挪着她的小脚操持着家务,帮有财减轻负担。然而好景不长,在过了一段甜蜜生活之后,有财因劳累过度而死,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在乱世之中,她咬牙坚持,并未改嫁,愣是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一心只为这个家族留下血脉。所以文章开头说她是一个家族的源头,是一条血脉长河最初的一滴水,她孕育了这个大家族。但是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要养活这两个孩子谈何容易。这种勇气,这种乐观的态度,这份强大的内核,并非常人所有。更别说她还有一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